海波随笔 | 走进中华艺术宫,享盛夏里的一抹白
创始人
2025-08-27 07:01:45
0

盛夏的上海,蒸腾的暑气笼罩万物,走进中华艺术宫的清凉殿堂,去探寻一抹温 润如凝脂的白。去中华艺术宫看过许多展,但记忆里,这应该还是中华艺术宫第一次举办如此规模的陶瓷特展,无论是身为一个瓷器爱好者,还是如今担任上海市中国陶瓷艺术家协会会长的某种使命感,心中都不免涌生出一种感动。我想中华艺术宫为市民们带来这场展览,正呈现出其对陶瓷艺术的高度关注与鼎力支持。

此次大展以“万象本色”为题聚焦“中国白·德化瓷”。在中国陶瓷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德化瓷以其独特的白瓷艺术独树一帜。作为千年古县,德化于3700年前夏商时期即开始青瓷的烧造。尔后薪火相传,文脉绵延,至宋元时期,莹润如玉的白瓷渐成大势,古早的海风更携带着这细腻的“中国白”抵达异域他乡,一跃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珍宝。

千年窑火未熄,灼灼不息的光亮,穿过历史长廊照亮了艺术宫今日的展厅,在玻璃展柜中无声诉说着岁月绵长的传奇。“盛世鼎新”板块展现出德化瓷守正创新的魅力,精美的器物和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像,凝聚着当代工艺美术大师们的智慧与心血。尤其那件衣饰如纱、已经成为神话的雕塑“神话”可谓惊艳众人。

“历史钩沉”展区则以泰兴号沉船装置为中心,开启通往昔日的大门。展厅周围以时间为顺序,环绕式地展示历代的德化陶瓷文物,这些在历史长河中深厚积淀的珍品们承载着岁月的记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素净冷冽的釉色,仿佛是往灼热尘世悄然投下的冰玉,瞬间便涤荡了身心。

“未来可器” 板块让令人眼前一亮。回想90 年代后期,我初次接触德化瓷时,虽然被其精妙绝伦的技艺所折服,但也深知在当时背景下,德化瓷面临着如何融入时代、形成独特艺术表达的困惑。

而眼前,这些作品充满了当代性、观念性和实验性,不仅突破了传统题材的束缚和以往固有形象框架,更展现出德化瓷在当代语境下勇敢迈向未来,积极融入当代艺术潮流的无限可能。

中国白,德化瓷,万象本色。展览标题中“万象”二字很有深意,它既指向德化瓷从宗教造像到日用器皿、再到纯艺术这种创作题材上的广度,也让我想到“万象”后常常会接的两个字,“更新”。现在,德化陶瓷也正在“万象更新”的语境中。这种从单纯的“技术崇拜”向富有深度的“赋植思想”的跨越,不仅是德化瓷发展的关键一步,更是整个中国当代陶瓷走向未来的重要思考方向和发展路径。

“本色”二字亦值得品味,德化瓷莹白的身姿,是德化的基因,它既映着海上丝路远去的帆影,却也映着今日求索路上“被标签化”的步履沉重。如果说纯粹的本色是对制瓷技艺的传承,那如何在新火中守护那抹纯粹的本色?又如何让这如玉的白穿透传统,真正映照出当代文化魅力与创新的光芒?想来,解决这些问题,亦需在本色中找到初心。

正如中华艺术宫为这次展览所确立的宗旨——“体系性地展示德化白瓷的历史传承与当代成就;挖掘并呈现德化白瓷“凝天地素色,铸中华美魂”的精神内核;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史实为基础,深入研讨德化白瓷的跨文化价值及世界性意义;在经典传承与当代创新双向奔赴的格局中,探索德化白瓷的当下意义;以文化创意产业为背景,深研德化白瓷的产业定位与市场前景。”

近年来,中华艺术宫作为上海的文化地标,始终以日益多元的展览格局和不断提升的国际视野。从传统书画到先锋实验,从本土叙事到文明对话,艺术宫以一场场高水准的展览践行着文化自信的使命,成为推动中国艺术创新的重要引擎,生动地展现着上海这座城市文化脉搏的有力跳动。

而此次其以“德化瓷”为载体打造的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仅是对千年窑火传承的崇高致敬,更是对陶瓷艺术当代价值的深度探寻。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德化瓷能够继续传承与创新,突破发展瓶颈,在世界陶瓷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续写“中国白” 的辉煌篇章。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中... 对于一个人成大事而言,智商和情商哪个更重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言,有能力和会混人脉哪个更重要? 能游...
原创 三... #头条中国史# 风云跌宕的三国历史,给我们提供了许多精彩绝伦的故事,也留下各种阴谋论,马超在蜀汉不受...
原创 一... “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自古以来,那些为官清廉的人都在史书上留下了好声名,而那些酷爱敛财...
原创 慈... 有一深夜,她召一名男子入宫,事后还对男子许诺高官厚禄,但是被男子义正严词的拒绝,男子还发誓永不入宫。...
原创 中... 我们一直被称为热爱和平的民族,但是在历史发展和融合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元素被融进了中华民族的血液,比...
原创 6... 如果把花花公子、军事家、政治家放在民国时期,那完全不是事,但是把这三个身份放在一起,那就完全不一样,...
从九龙九凤冠看明代顶级高奢 如果你在逛国家博物馆时,发现人群突然排起了长队,那一定是在围观孝端皇后的九龙九凤冠!以此为设计灵感的...
原创 三... 不是英雄不读三国,三国可以说是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个诸侯都是在力求人才,武将就不用说了,多得数不胜数,...
原创 最...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民族融合不断进行着,汉人“胡化”和胡人“汉化”的现象都时有发生,但由于中原文明...
孙中山先生与江门五邑人的交往 今天,3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孙中山(1866—1925)先生逝世100周年。孙中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