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艺术史长卷,许多名作的生命,其实是靠摹本延续的。像《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的经典摹本,早已不是简单的 "复制品",而是艺术传承里的特殊载体,藏着跨越时空的价值。
就说故宫博物院藏的《女史箴图》唐摹本,虽非顾恺之真迹,但其 "春蚕吐丝" 般的线条、"人大于山" 的六朝画风,被学界视作研究东晋绘画的 "活标本"。连乾隆都忍不住在上面盖章认证,足见其分量。
《女史箴图》(唐摹本)
尤其当真迹稀缺或损毁时,高质量摹本不仅成了研究古艺术的关键依据,在拍卖场更是屡屡拍出惊人价格。
2024 年 4 月,日本上氏拍卖场上,一件被祝允明称作 "神品" 的黄庭坚(款)草书《释典卷》,以 59.9 亿日元(约 2.88 亿元人民币)成交,超出预估底价整整一万倍。
这件手卷曾被关东某藏家秘藏百年,笔法跌宕如 "枯藤挂壁"。虽明确标注 "黄庭坚(款)"—— 拍卖界 "款" 字意味着真伪存疑,拍卖行也未认定为真迹,疑点集中在款识时间矛盾与材质保存状态上,最初估价仅 50 万 - 100 万日元(约 2 万元人民币),远低于黄庭坚真迹市场价。
但仍有学者和藏家坚持其可能为真迹:鉴藏印跨越宋元明清,题跋密集,还有民国收藏记录佐证。也有折中观点认为,即便不是真迹,也可能是宋或元代的高水准摹本,书法史与文献价值不容忽视。
无论如何,这场拍卖刷新了中国古代书画在日本市场的成交纪录,也让 "摹本的艺术价值" 成了热议焦点。
北宋 黄庭坚(款)《草书释典卷》全卷▼
今天,我们就结合艺术市场的真实案例,聊聊摹本的多重价值与独特魅力。
01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摹本
2010 年北京嘉德秋拍,王羲之草书《平安帖》的宋代摹本一亮相就引爆全场:从 5000 万起拍,最终以 3.08 亿落槌,算下来单字价值 750 万 —— 这个数字,至今稳坐中国书法单字最贵纪录,藏家的珍视可见一斑。
王羲之《草书平安帖》
它虽非真迹,却精准再现了王羲之草书的魏晋笔法,让后人得以触摸书圣书法的神韵。更难得的是传承有序:从元代柯九思起,经王世懋、李宗孔、梁清标等名家递藏,还入藏过清宫《石渠宝笈》,乾隆不仅加盖七印,更题字赞其 "可亚时晴帖",堪称民间最佳王羲之摹本之一。
草书《平安帖》(局部)
02 吴湖帆临《富春山居图》
2019 年北京翰海拍卖,吴湖帆 1954 年临摹的合璧本《富春山居图》,以 9890 万元成交,创下其个人拍卖纪录。
吴湖帆《临富春山居图》1954 年
这幅摹本意义非凡:原画明末被焚为《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吴湖帆凭借收藏《剩山图》的经验,结合台北藏本的影印资料,首次用笔墨实现了全卷 "合璧",既有文献价值,又具艺术张力。
03 张大千仿《千里江山图》
2022 年香港苏富比春拍,张大千 1948 年仿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以 3.7 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他个人作品的拍卖纪录。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
这幅仿作虽取法原卷的青绿技法,却大胆将构图从 "三远" 改为平远视角,融入董源风格,是张大千艺术转型期的关键实验,也是迄今可见的唯一全本仿作。
张大千仿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摹本能在拍卖场屡创高价,除了技艺精湛、还原原作精髓,稀缺性更是关键。许多古代大师真迹或因年代久远损毁,或因保存不当失传,摹本便成了窥见原作风貌的珍贵窗口。
"没有它们,一半艺术史都得消失。" 这般价值,哪里是 "高仿" 二字能概括的?
(备注: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结语:
收藏、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尊重。深圳三森文物有限责任公司始终秉承“让收藏回归本真”的品牌理念,致力于为藏家和投资者提供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收藏服务。无论您是文物收藏的初学者还是资深藏家,我们都将竭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领略中国文物的无穷魅力!
(本文数据源自雅昌、古籍等权威艺术媒体报道,内容仅作信息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
你的藏品离“破圈”还有多远?
古玩市场的变革需要每一份民间力量的参与。关注三森文物,获取专属藏品流通方案,加入打破拍卖行垄断的实践者行列。记住,马未都的捡漏时代已逝,但数字时代的民藏星辰大海正在开启。
希望对藏友有所帮助或者引起你的一些小兴趣,少走弯路。关于民间藏品想出手的藏友们请多多关注我们,还是要尊重藏品客观事实,实事求是,以诚相待!你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肯定。
END
征集送拍、鉴赏交流、请私信投稿、谢谢
(送苏富比、佳士得、保利、嘉德、瀚海、永乐、荣宝)
上一篇:天然黑钻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