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力所能及——曹力民俗收藏展”在贵阳孔学堂艺文馆开展。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齐聚一堂,破解“民间艺术”与“当代艺术”的碰撞密码。
中国人民大学世界民俗艺术研究所副所长、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颜新元作为主讲嘉宾,以《传统民俗艺术与世界现当代艺术的关联》为题发表演讲。
这次展览,颜新元特别在前言中详述了展品之丰赡:“这些古物收藏有祭祀绘画、祖宗画、木版画印板、木雕人物造像、傩戏面具、狮子头、建筑与家具木雕饰件、陶瓷物品、刺绣挑花……几乎囊括了农耕时代中国城乡除大型农具以外的大部分文化信仰、民俗艺术与生活物品。时间跨度逾越千年;地理范围兼顾南北;应用功能包含实用并审美;有的平实简约见长,朴素中彰显大气;有的奇诡巧思取胜,平常里富含机敏。”
据此,颜新元评价此次展览为国家级民俗艺术展览里纯学术程度最高的展览,展陈方式简约大方、有风格,特别当代化。他指出,展览的起点与目的均不同于普通民俗展或非遗展,而是融汇了曹力作为高等美术学府教授和当代艺术家的双重身份,体现其教育理念与对民间生活的深刻体察。展览包含曹力个人的情感经历与交流体验,这些感悟不仅融入教学,更成为他艺术创作的重要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前无古人的展览。”颜新元建议将该展推向全国乃至国际。
颜新元还特别提到曹力收藏的独特视角:曹力偏爱具有抽象元素的民间物件,如充满几何线与形的缠线板,这类视觉语言也可见于其创作中,展现出收藏与创作需求的有效结合。
曹力的学生、收藏家画家民俗学者雷鸣则更加强调展览应扎根本土。他认为,曹力先生作为具有时代影响力的艺术家,其所收藏的这批宝藏若能在贵州找到合适的地方落地陈列,将为贵州人民创造不可估量的财富。他指出,曹力先生把民俗文化中的元素转化为自己的创作,不是简单的形式相通,而是灵魂和精神的相通,“他是把在民俗文化中的精神内核转化成了新的作品,创造出来了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最新艺术。”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著名批评家王林带来两点分享,第一,从诗歌到民间艺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很多都是在有自治性、自由度和空间的民间生长出来的,中国文化的伟大是民间的伟大,是民间艺术的伟大。第二,从此次展览的500多个绕线板,可以看到女红的创造力,并为女性主义研究提供一个绝佳的案例。此次展览也是现代主义转向当代艺术的典型,从关注精英转向对普通人、普通事物、普通生活的关注,这种有温度的记忆、惋惜和留恋保存,也给当代艺术带来启示。
湖南科技大学教授荆莹莹表示,展览令她深受感动。她认为,五四以来中国艺术长期受西方影响,而曹力老师通过融合文化自觉与艺术自觉,并身体力行,呈现了这样一个独特、具有人类学、民间艺术价值的民俗展览。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委员会副主任、贵州版画家协会主席曹琼德教授感受到了这些展品带有一种时间、一种人把玩过的温度,艺术品格特别高。他指出,长期以来,民间艺术常被视为难以登大雅之堂,但曹力老师的展品中却显示出大量的文化含量、氛围、重量,特别能打动艺术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委会委员、省管专家王建山教授回忆在中央美院版画系进修时,曹力所带来的影响。“曹力老师不光是在创作上是我们的楷模,作为一个艺术家,收藏这么多品种、这么精彩的物件,也是我学习的榜样。”
“曹老师回到贵阳带给了我们太多的能量。”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夏炎教授提到曹力老师在中央美院做范画时,下方画头,一直画到上方的脚的经历,这让夏炎非常不解,原来是他对人体已经太熟悉了,“曹老师是一个非常新奇的、愿意去解构新事物的这样的一个导师。”夏炎说,希望曹老师继续在贵阳发光发热,给大家带来更多新奇好玩的东西。
著名音乐人翟小松以“unbelievable”形容展览,认为展品丰富而精致,透露出曹力纯粹的“童心”,与其绘画中的想象力与自由状态一脉相承。
曹力的学生杨潼、隨岩与郭彬彬从青年艺术家与教育者的角度,回顾了曹力老师带领他们深入民间搜集物件的经历。杨潼指出,曹老师选物件从来不以金钱价值和升值空间来衡量,而是以最顶级的艺术家独有的视角,选择出最独特有趣、艺术性最强的宝贝。每拿起一件器物,看的不是行情,而是它的线条、形状、色彩,背后匠人的巧思。
追随曹力老师学习多年,隨岩觉得曹老师的民俗收藏与大部分收藏家相比,最独特的一点是这些民俗艺术品不仅仅是欣赏、把玩、投资的藏品,更是创作的给养和源泉,“这些民俗艺术品在曹老师手中不仅得到保护整理,而且其艺术生命力通过曹老师的创作得到了延续、新生和再创造。”
郭彬彬表示,曹力老师能够让每个人在每幅作品中都能够感受到独特、与众不同,此次展览更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分享,“曹老师不光只是我们的老师,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美育一个非常好的推广者。”
曹力的妻子张小溪表示,展品是曹力数十年来用心积累的精华,他始终希望与贵州同乡、艺术家和学生分享这批收藏,今天,这些藏品能呈现在大家面前,她非常感动。
最后,当被问及为何愿意将自己的创作母本来源、灵感入口向社会公开时,曹力坦言,这源于自己随性淡然的性格与偏感性的思维方式。在他看来,艺术与生活皆应以从容开放的态度面对,“没有必要把所吸收的美好隐藏起来。”他进一步阐释道,艺术创作可以借鉴民间或者西方的一些手法,把它们融合起来,转换成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变成一个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艺术也不是凭空而来,是有传承关系,他说:“在世界艺术这一串项链里面,能增加一颗珠子就很了不起了。”他自己从民间艺术中得到了收获,也希望大家也能从中得到启发,“这个展览的目的,正是让每个人看见他们所需要的东西——这也是我的初衷。”
记者 舒锐/文 覃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