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文商旅产业,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京举办
创始人
2025-08-23 22:32:34
0

8月22日,由沄影主办、新华网承办的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在新华网媒体创意工场举行。发布会以“科技为笔、艺术为墨”为核心理念,聚焦数字技术对文旅产业的革新价值,旨在通过前沿科技与文旅场景的深度融合,探索文商旅产业升级的新路径。

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发布会现场展示了“沄影”数字文旅专业服务平台的技术成果,并联动上海白日梦科技、布比科技等协办单位呈现AR交互、区块链确权、数字艺术品拍卖等创新应用场景;通过“恒远宏大”“妙笔生华”“筑梦神州”“风之相貌”“天光沄影”五大主题演绎单元,多维展现科技赋能的文化遗产活化、艺术表达升级及文旅体验重构的多元可能。

艺术家李恒分享了以重彩山水画记录国家工程背后的创作故事,他将现实场景中的桥梁、高铁、城市天际线等工程元素融入山水图景之中,用数字技术呈现工程建设等文化遗产,作品不仅延续了传统中国画的审美意蕴,而且突破静态表达边界,实现了艺术语言的延展与再生。新华网党委常委、监事会主席谭玉平睹物抒情,分别为每幅作品创作了主题诗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李妙华则以笔墨之美为数字文旅注入诗意内涵;青年女高音曹亚琼以 “中西合璧” 的声线跨界演绎该系列艺术作品中《川藏公路》《风力电场》《中国高铁》三首诗词,与李恒的画、谭玉平的诗、李妙华的字构成诗书画声多维对话,共赞中国工程奇迹。

天工开物·数字艺术暨“沄影”数字文旅专题发布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主办方沄影平台还携手李恒分别启动“天工开物艺术作品AR数字艺术进校园”以及“天工开物艺术作品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项目精选艺术作品,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进行二次创作,打造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空间。该项目将走进全国50所高校,在虚实交融中带领青年学子走入“大国工程”背后的艺术世界,感受科技与艺术的双向奔赴。“天工开物艺术作品文化和旅游专题研学”项目则进一步拓展艺术与工程、文化与旅行之间的对话维度,观众不仅能实地探访港珠澳大桥、高铁枢纽等超级工程现场,也能在慢旅行中体味古城烟火气与非遗技艺传承。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王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7... 1972年1月6日,北京的寒风凛冽,但一股凝重的气氛却笼罩在301医院的病房里。 病床上的陈毅,这位...
秦琼卧病12年,李世民派人为其... 秦琼为隋末唐初战神,助李世民建功立业,玄群的秦琼,应该是天不怕地不怕,然而叫人费解的是,秦琼后来常年...
原创 越... 越南,古称安南、交趾,历史上长期属于中国的藩属国。越南民族与中国南方的壮、滇等地的民族习性、语言和习...
原创 当... 旧巢共是衔泥燕,飞上枝头变凤凰。在封建时期,上至达官贵族家的小姐,下至平民百姓家的女儿,都期待着有朝...
三国死得最惨的十大名将,3人被... 你听说了吗?三国时候有十位大将军死得可惨了,这里面有三个人是被乱箭射死的,四个人全家三代都被杀了,还...
原创 法... 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主要提倡的道德为“三纲五常”。古代中国国土面积较大,统治这样一个国家在当时闭塞的交...
原创 武... 在我国古代漫长的封建历史中,皇帝的身份是至高无上的。因为君主专制的制度特殊性,加上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
原创 冯... 1912年之后,退位后的溥仪依然居住在紫禁城,1924年11月,在前线打仗的冯玉祥突然回京发动事变,...
原创 古... 我们发现,古装剧情里面,经常有两个国家为了争夺军阵前的一个城池拼的死去活来的场面,攻城战成为古代最为...
原创 王... 薛平贵与王宝钏中,王宝钏执意嫁给薛平贵,除了让薛平贵多了一个妻子,别的,几乎什么好处都没有,相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