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吴待秋
创始人
2025-08-22 09:31:18
0

(来源:嘉兴日报)

转自:嘉兴日报

※广知堂

■乐忆英

嘉兴桐乡画家吴徵(1878-1949),字待秋,名徵,以字行。为吴伯滔之次子。年二十四,吴待秋即至上海卖画为生,寝于斯,食于斯,未尝改业。至晚年,画名益重。吴徵是沪苏浙一代画坛的领军人物,画史将其与吴湖帆、吴子深、冯超然称为“沪上三吴一冯”,又与赵叔孺、吴湖帆、冯超然并称“海上四家”。

陈定山《吴待秋煮画疗饥》一文中说他是硖石人,不确,其实他是土生土长的崇德人,其世祖为康熙年间的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别号黄叶老人、黄叶村农,石门县洲泉镇人,筑别墅于石门县城(今桐乡市崇福镇)西,命名为黄叶村庄。

陈定山文中云:“待秋有寡人之病,乃不好色而好货,然其金钱来源,悉本之鬻画,平索一钱如命,自奉之俭,出人意外。”待秋在上海时,住一楼一底,其子已成家居堂楼,而待秋自己住亭子间,以收取其子之租金。堂上父子两张画桌,终日作画,还有两只洋油风炉,各画各炊。点洋油风炉时,待秋先让子点燃,再点自己的,父子两人仅用一根火柴,不肯轻易浪费。待秋所居之处,地属低洼,大雨过后,辄水漫堂宇,即搭以木板,待秋立于木板之上,照常挥洒自如。

陈巨来《安持人物琐忆》中,《吴待秋与冯超然》一文载:“余之四伯父夫人,为待秋之姑母,故先君与余时至其家闲谈,他辄一面大谈,一面大画,从不停手也……当时延安路一带,地处低下,一逢大雨一二天,平地总积水盈尺以上,吴氏全家,处于水泊之中矣,然吴氏仍作画如恒,唯置一板凳搁双足而已。余谓之曰:‘你休息休息吧。’吴云:‘停一个钟点,我要损失多少钞票呀。’”此等心无旁骛,想想都很发靥。

对画家吴待秋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因煮饭而耽误了不少作画工夫,所以后来干脆由饭庄包饭,也不用付钱,而用画作抵,册页一开易包饭一顿。有一天,待秋对饭庄的人说:“最近的饭食越来越差了。”饭庄的人则回答道:“吴先生,实在是因为你近来也越画越差了。”

凡生活上所需之物,待秋从不用出钱购买,而是以画换物,也唯有他拥有这个本事。待秋的画深受钱庄帮欢迎,谓:“别人画画,面目时时会变,唯待秋先生自壮至老,一成不变,即使隔室远望,亦能辨之,无能伪者。”

正因如此,待秋作画,都是严格按照润笔价格收费,多一寸就要多收一寸的钱。王季迁曾云:“当时还有位老画师吴待秋,其作风便与湖帆老师截然不同。笔筒中有量尺,对顾客来纸大小,都要加以丈量,或多了几寸,便要截去,不肯让来客占些小便宜,为世周知,成为画坛笑料。”

而待秋先生却认为,画家就是画家,不需要把作品看得至高无上,画就是商品,你画得好,人家喜欢,就会心甘情愿拿钱购买。因此,待秋从不蓄画,历年来卖画所得的钱有六十万元,相当于三百七十根金条,陈所巨曾问他“蓄黄金多少”?待秋答道:“一百五十斤不到一点。”都藏在家里,他家的床是定做的,四只脚特别粗大,中间全空,用来放黄金,还有两只马桶的夹层中也放黄金。在所有画家中,也算屈指可数。抗战时,经济萧条,民生凋敝。至抗战胜利,积蓄只剩黄金七根,金圆券事起,又尽丧所有,待秋终日荷荷,未几即卒。

陈定山对吴待秋的评价很客观:“洁行矜操,不矫不俗,煮画疗饥,君子如玉,待秋有焉。”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大连5处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计划发... 原标题:一二九街风貌区历史建筑等5处活化利用计划发布 一二九街风貌区历史建筑。市文旅局供图 为积极...
北部湾沿岸新发现80处遗址和遗... 原标题:北部湾沿岸新发现80处遗址和遗物分布点 年代涵盖新石器时代至近现代 近日,记者从广西文物保护...
原创 诸...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是一个神一般的人物,这个宝藏男孩身上有许多我们值得探究的地方。 我们就来说一...
原创 毛...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终生再未回延安? 毛主席拒绝进入故宫和延安,这两个举动在中国历史上无疑留下了...
原创 这... “鬼谷子”王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也被誉为“千古奇人”。他创建了鬼谷门派,是纵横...
原创 衡... 本篇包括了衡阳市所辖区域一些照片,以时间为顺序排列。 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
原创 顺...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3月25日,一位戍防老将的棺椁运抵京师,顺治帝得知后极其重视。 他命令内大...
原创 袁... 大家都知道袁术,是东汉末年一个比较“特别”的军阀。为什么说袁术特别呢?因为袁术犯了一个很大的忌讳,那...
原创 一... 世人常说,成功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将军,他的一生似乎注定与胜利无缘。三战三败,...
原创 苏... 虽然扛过了40多年的时间,但是苏联这一巨头还是在30年前轰然倒塌。庞大的国家一分为十五,俄罗斯成为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