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时评】文创产品热销,助推书籍获得新生
创始人
2025-08-20 15:02:48
0

今年上海书展上,网友关于“文创喧宾夺主”“含书量太低”的吐槽此起彼伏。当琳琅满目的帆布包、主题徽章、限定礼盒占据了视觉焦点,传统书籍似被挤至边缘。(8月19日《扬子晚报》A13版)

文创产品在书展上的蓬勃生长,首先是书业在时代浪潮中谋求生存与发展的自然选择。当出版业面临“图书销售艰难”的寒冬,文创已成为一条重要的收入支流,滋养着出版业向前发展。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邝芮坦言:“文创销售也有自己独立的商业逻辑。”当海子主题书签首日售罄、“文学包袱”成为引流利器,这些充满文学符号的实用器物,不仅为出版社运营注入活力,更以轻盈之态承载着厚重的文学遗产。文创之热,是市场逻辑与行业自救共同谱写的现实奏鸣曲。

要看到的是,文创产品的热销并非书籍价值之敌,它反而可以成为打开文学殿堂的一把新钥匙。正如热播剧《繁花》掀起原著抢购潮,一件凝聚作家精神意象的文创产品,同样能点燃读者对书籍本身的好奇与渴望。上海译文出版社副社长张顺对此洞若观火:出版社文创的最终目的,始终在于“服务于本身在运营的出版内容”。当读者因一枚印着“面朝大海”的徽章而翻开《海子诗集》,因一款刻着“人间清醒”的书签而走进鲁迅杂文,文创产品便成了无形之桥。不仅如此,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相关活动,在书展期间购买任意两本译文图书,可以获赠文创“弗吉尼亚的邱园”卡片,同样有利于推动图书的销售。

更应看到,书籍作为知识文化载体的垄断地位早已被打破。在碎片化信息奔涌的时代,纸质书并非接触文学的唯一圣坛,电子屏读书、App听书、视频看书,已成为许多人走进文学的通道。当读者从书页中摘取吉光片羽,将鲁迅名言印于帆布包上行走于市,让莎翁诗句随咖啡杯融入日常片刻——这些“碎片的章句”所激发的精神共振,何尝不是文学以新形式嵌入生命的动人时刻?书籍正从单纯的阅读载体升华为一种生活态度与精神标识,文创恰是这种存在方式转型的具象显现。

因此,面对文创产品在书展上的“抢镜”,我们不必如临大敌。它既非洪水猛兽,亦非文化堕落之征。文创产品大受欢迎,恰是文学符号在当下土壤里一种蓬勃新生的证明。当书展主办方道出“乐见其成”,认为文创产品能为读者带来更多“情绪价值”时,这正是一种开放视野下的文化自信——文化传播的路径本应如活水般奔涌不息,何苦执着于单一河床。

书展上文创引关注,其实恰是书籍在新时代下生命力的另一种绽放。当文学符号借文创之翼飞入寻常生活,当精神价值在日用器物间获得新生,文化之火正以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方式继续燃烧,其光其热,何曾减损半分?

作者 关育兵

责任编辑 吕世成 严云

责任校对 何丹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三国时期正是混乱时代,但是在这混乱的时代,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好汉,在当时的男权社会,女性是没有什么地...
原创 三... 中国封建社会前后长达两千多年,其中的经历自然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显然是和平时期占了相当长的一...
原创 航...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这是唐太宗时期的重臣魏徵的一句述怀诗,意思我之所以能够不畏艰险,为朝廷劳...
寻根溯源,海大 90 载风华之... 在时光的浩渺长河中,学府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照亮着知识的苍穹。广东海洋大学 90 载风华的原点 ——...
原创 最... 【历史】从世界历史来看,跟人对自己的评价容易陷入自我循环一样,国家其实也是如此。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评价...
曾国藩的10副对联,读懂圣贤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曾国藩以其深厚的学识、卓越的政绩与高尚的人格魅力,成为了后世敬仰的圣贤之一。其一生不...
原创 隋... 在隋唐演义的浩瀚世界中,罗士信与李元霸无疑是两位璀璨夺目的英雄。他们各自以其超凡的武力和独特的魅力,...
原创 欧... 说起中国,鸦片战争前,西方人对契丹、中国是同一个地方,知道的人并不多。即使是鸦片战争后,很多英国人仍...
原创 彭... 1959年庐山会议后,彭老总逐渐离开了政坛。60年代,他虽然复出一次,去了三线工作,但是,1967年...
原创 这...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些事情,我们听起来会感到非常震惊,难以理解,但当事人却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