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落定》,依然是一本新书
创始人
2025-08-19 09:01:36
0

8月17日,2025上海书展期间,作家阿来与学者毛尖、黄德海、曹元勇做客上图东馆,在《尘埃落定》获茅盾文学奖二十五周年的分享会上展开了一场关于经典重生的思想碰撞,分享会由“阿来书房”主理人阿丽丽主持。

二十五载光阴流转,《尘埃落定》这部描绘末代土司家族兴衰的“藏族史诗”早已超越地域与时间,在文学苍穹中划出一道独特轨迹。

阿来

“当年我在茅盾文学奖颁奖礼上的演讲题为‘随风远走’,当我在电脑上敲出最后一个句号,就该和这部作品告别了。”阿来将《尘埃落定》比作自己的“大儿子”,言语间带着父亲般的温情与洒脱。这位曾将科幻杂志推向百万销量的主编,在文坛却以“外星文明”的姿态重构着汉语写作的疆域。

《尘埃落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尖语惊四座:“阿来是文学史上的‘外星人’。”她翻开书页,念出那个著名段落:“当一个土司多么好啊!要不是我只是父亲酒后的儿子,这一刻,准会起弑父的念头。”

在毛尖看来,这种将激情置换“弑父”的书写,恰似外星文明对地球规则的颠覆性命名——爱欲、死亡、权力在阿来的笔下获得全新语法。当其他作家在既定规则中写作时,阿来直接改写了规则本身。这种异质性使《尘埃落定》历经25年仍如“悬浮的外星飞船”,持续向地球文学放射能量波。

评论家黄德海聚焦文本的时间工艺:小说以“慢速语言”讲述土司制度30年崩解,恰似用四三拍华尔兹节奏演绎革命进行曲。他揭示《尘埃落定》的“降速陷阱”:藏汉语法杂交创造语言陌生化,迫使习惯速读的大脑重启——读者无法预测下一句,如同解码外星电报。这种“被迫的慢”正是对抗“爽文时代”的文学抗体。

活动现场

面对年轻读者将土司制度解读为“职场内卷”,阿来认为“不是一定要这样概括年轻人”,但指出当下读者“过于关注眼前处境”的倾向。他举例说明书店现象:从《三国演义》《水浒传》中摘取“职场智慧”的流行读物,实则是功利化阅读的缩影。他提出作品应作为“远方镜像”存在:若小说蕴含启示,也应是关于人类普遍困境的隐喻,而非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

出版人曹元勇以《尘埃落定》的“28年出版史”为坐标,强调作品经过了数代读者的检验仍“越来越坚挺”,揭示了经典的本质是抵抗时间熵增:“至少从时间的角度来讲,这本书仍然是非常新鲜的作品,对于很多读者来说,什么是一本新书?你第一次碰到它、打开它,而且发现它里面有很多东西,开卷以后收到语言的震撼,从而对这部作品爱不释手,这就是一本新书。”

纪念版《尘埃落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公元220年,一代枭雄曹操病逝,遗憾地留下一统天下的未竟之业。细细对比历史上那些短时间内即成功统一天...
原创 百... 百年前的美国圣路易斯世博会大清贝子溥伦参加展出慈禧太后画像 “生活与运动”—圣路易斯世博会 1904...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共和国院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正式解体,俄罗...
原创 刘... 刘邦的老婆,若按照进入史书记载的,共有8人,分别是:曹氏、吕雉、戚夫人、石美人、管夫人、赵子儿、薄姬...
原创 四... 四件下落不明的国宝,传世玉玺仅排第三,每一个都价值连城 排在第四的秦朝的名剑。秦朝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国...
原创 宋... 公元960年的2月3日,一个在戏剧舞台上最多被展现的朝代诞生了,诞生那天就是一出戏,叫作陈桥兵变,黄...
原创 刘... 文/访客 刘邦为了不让父亲再给他下跪,想出一奇妙办法,后世帝王纷纷效仿 对汉朝的历史熟悉的看官们都应...
原创 古...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古埃及人创造...
原创 原... 很多近代的地理历史学者圈里面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观点就是认为,起始于鸦片战争以前的这段时期称之为中国历...
原创 吴... 前言《孙子·谋攻》中有句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