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336艺术基础】王宏建《艺术概论》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背诵笔记
创始人
2025-08-17 09:34:17
0

第五章 艺术作品论

第一节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

一、艺术作品的整体构成概述

1.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艺术作品是经艺术创作冶炼后,由各种因素、层次融合而成的整体形态,理论研究需对其剖析分解。

2.核心构成维度:从结构层次上可概括为外在物质形式与内在精神内容,二者相互渗透、融会合一。

3.研究意义:剖析内容与形式诸因素有助于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助力艺术创作与鉴赏。

二、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认识

(一)艺术作品的定位与关系思考

(1)艺术流程中的位置:是 “艺术家 —— 艺术创作活动 —— 艺术作品 —— 艺术接受” 系统流程的重要环节,既独立又与其他环节紧密关联。

(2)研究立足点

1.需立足于作品本身,分析内容与形式诸因素。

2.不能忽视作品与其他事物的关系,其外缘联系是本质内容的一部分,艺术生命在鉴赏中延续或消亡。

(3)需避免的错误认识

(4)错误本质:均未正确认识艺术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错误等同艺术作品内容与现实生活内容。

(二)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

(1)不可分离性:在具体作品中是统一体的两个方面,内容是有形式的内容,形式是有内容的形式,相互依存、包容转化。

(2)不存在单一因素作品

1.无无形式的内容:内容需凭借物质材料组成的感性形象展现。

2.无无内容的形式:物质形式因素因体现精神内涵才具有艺术价值。

(3)构成因素与欣赏流程

1.构成因素:主题、题材、结构、艺术语言、体裁。

2.欣赏流程:从体裁、艺术语言、结构、题材到主题逐步深入。

(4)因素划分:主题与题材划归内容范畴,结构、艺术语言、体裁划归形式范畴,划分具有相对性。

三、艺术作品的内容

(一)对艺术作品内容的理解

(1)内容的含义:是形式的含义,是作品中表现的具体、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2)内容的来源: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与人生、社会精神交往的中介,经艺术家选择、加工、改造而成,融入主观情感、意志等因素。

(3)内容的精神性

1.精神内涵需借助形式因素感性显现,诉诸欣赏者感官与心灵。

2.欣赏体验为精神性体验,与对物质现实的体验不同。

(4)内容的具体性:是题材、主题、情节、细节等因素化合融会的具体展现,无法被介绍性文字完全替代,需完整欣赏作品才能真正了解。

(5)内容的不确定性:因欣赏者鉴赏能力、审美经验、生活经验等差异,欣赏者参与内容再创造,导致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二)艺术作品内容的构成因素

(1)题材

1.概念:广义指作品表现的生活、情感范围或性质;狭义指构成作品内容的具体生活形态和情感形态。

2.与素材的关系:题材从素材中提炼加工而成,素材是题材的原材料,素材积累是创作重要环节。

3.选材意义:是创作第一步,关涉作品定向甚至成败,需严选深掘。

4.相关理论争议:“题材无差别论” 漠视题材价值,“题材决定论” 夸大题材作用,均有偏颇,应承认题材差异性与价值,但不夸大其作用。

(2)主题

1.概念起源:始创于德国音乐术语,20 世纪 20 年代从日本引进我国,古文论中类似概念有 “意”“义” 等。

2.产生条件:基于作品题材和作者思想感情,是作者主观情思与题材客观意义 “契合” 而生的社会思想。

3.重要作用:是作品的灵魂和统帅,主导叙事性作品的情节安排、人物性格发展等。

4.情与理的融合:情与理是内容重要因素,寓于题材之中,主题是情、理的 “精髓”。

5.多样性与体现方式:主题因题材、艺术家主观因素等呈现多样化;不同艺术门类主题体现方式不同,叙事性作品较明确,音乐、绘画等较含蓄,部分作品无主题。

6.不确定性:因作品内涵丰富和欣赏者差异,主题概括具有相对性。

四、艺术作品的形式

(一)结构

(1)概念:作品中各个局部之间、题材各因素之间的内在关联与组织样式,具有目的性和功能性,旨在将各部分组织成和谐统一又多样变化的有机整体。

(2)不同艺术门类的结构形态

1.美术:称 “布局”“构图” 等,体现为题材、形象及色彩等在作品中的位置与联系,需遵循取舍、虚实等原则。

2.小说:功能体现在故事编织、人物关系建立、情节安排等,即 “布局谋篇”。

3.电影:基础是蒙太奇,将各种艺术因素纳入镜头组接关系,结构既是组织功能又是表现功能,是内容组成部分。

4.音乐:结构是音乐形式构成方式,使音乐语言因素按逻辑组织成有机整体,曲式是具表现功能的结构模式,结构要素有重复、对比等。

5.戏剧:基本任务是组织人物动作,需在有限舞台时空内高度凝练集中地编织内容,结构作用超乎寻常,被视为 “戏剧的灵魂”。

(二)艺术语言

(1)概念: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具有感性、表象性和情感化特征。

(2)与自然语言的区别:艺术语言是表象、情感化且带象征性的,自然语言是精确对应客观实体的抽象符号。

(3)各艺术门类的独特语言:文学语言由口头和书面语言组成;美术语言由颜料、色彩等组成;音乐语言是音响及相关因素;舞蹈语言是人体规范化动作;戏剧主要语言是动作,电影是画面、蒙太奇。

(4)艺术语言的功能

1.塑造艺术形象、传达艺术内容。

2.具有审美功能,其运用质量决定功能实现状况。

(5)掌握与运用:需专门研究学习各门类艺术语言的物质特性和美学特征,在长期实践中熟练掌握,且艺术语言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

五、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基本关系: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两者以对方存在为前提,在具体作品中紧密结合为整体的两个方面。

(2)创作与鉴赏中的关系

1.创作角度:内容与形式统一推进,不存在谁决定谁和先后主次关系,艺术家需寻找最佳契合点。

2.鉴赏角度:形式具有先行性和决定作用,欣赏从解读形式开始,形式不佳影响内容欣赏,部分作品形式本身即内容。

(3)完美统一的理想性: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艺术理想,艺术家需不断努力追求。

第二节艺术作品的相关属性

一、概述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性:

● 在完成的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相互推移、渗透、联系,密不可分。

(2)深层属性的重要性:

● 意蕴、意境、风格、格调、品位等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属性,与内容和形式相关联,在更深层次关系到艺术成就和艺术美,研究它们有助于加深对艺术作品的认识。

二、艺术作品的意蕴、意境与风格

(一)艺术作品的意蕴

(1)概念: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各美学流派从不同角度对其深入研究。

(2)层次划分

● 第一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创作主体对物质材料的特定审美感受构成其意蕴。

● 第二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如电影的分镜头、音乐的形式构成等。

● 第三层次:作品中物象、事件、情节等的指称含义和表现意义,即自然的意义。

● 第四层次:文化意义,包括物象、形象和情节自身的文化意义,以及作品包含的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等。

(4)适用艺术门类:第一、二、四层次适合音乐、建筑等;叙事性文学、戏剧等包容所有四个层次。

(5)特点

1.感性、具体,存在于具体艺术形象中。

2.多义性,与意蕴层次和艺术形象特性相关。

3.历史的生成性,与接受主体的认识、感受和体验相关。

(二)艺术作品的意境

1.概念起源:是中国传统美学重要范畴,源于魏晋南北朝,经唐、明清发展,王国维使其成为极具理论价值的范畴。

2.核心内涵:首先是情与景的交融,也是艺术家思想、审美观念等与客观景物的融合,“意” 是情、理、气、格等的复合体。

3.分类:王国维提出 “有我之境” 和 “无我之境”;笪重光将山水画分为 “实境”“真境”“神境”。

4.创造途径:“外师造化”“行万里路”,通过 “虚实相生”,以实求虚、以有求无等创造 “象外有象” 的意境。

5.普遍意义:是人类艺术创造的普遍现象,是作品整体呈现的景真、情深、意切的艺术境界,能感染欣赏者。

(三)艺术作品的风格

(1)概念:艺术作品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整体上具有代表性的面貌,源于希腊文,后扩展到各艺术领域。

(2)本质:通过艺术作品表现的相对稳定、深刻反映时代、民族及艺术家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是艺术成熟的标志。

(3)形成因素:由作品独特内容与形式统一,及艺术家个性与时代、民族等社会历史条件统一而形成。

(4)类型

1.艺术家个人风格:受主观的审美趣味、生活经验等和客观的社会风尚等影响,形成后具有稳定性,是艺术家艺术上客观化、社会化的自我。

2.流派风格:一批艺术家受社会或艺术思潮影响,作品呈现相似特征而形成,差异与创造性结合是成熟标志。

3.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时代风格受政治、经济等影响;民族风格与民族地理、文化等相关,从自然过程转变为有意识的自律过程。

(5)特征:具有多样化与同一性,多样化源于生活、创作个性和审美需求的丰富性;同一性因艺术家受共同制约呈现相似之处。

三、艺术作品的格调与品位

(一)艺术作品的格调

(1)概念:作品中表现出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等的总汇体现。

(2)高低雅俗之分

1.高格调:基于进步世界观等,思想内容健康深刻,体现艺术家独立人格,艺术上或有深厚传统功力,或富有探索性和独创性。

2.低格调:迎合低级趣味,内容无深度,艺术上模仿抄袭,语言俗气浅薄。

(3)与风格的关系: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都是艺术个性体现,风格是艺术风貌,格调是该风貌的美学品格,格调实践意义更重要。

(二)艺术作品的品位

1.与格调的区别:格调是从价值两极把握属性,品位是细分差异、层次和等级;格调多涉思想内容,品位多与审美趣味、艺术追求等相关。

2.概念引入:原是矿物学术语,近十年引入文艺批评,指作品中有益于提高精神素质的文化和美学含量高低。

3.形成原因:艺术家从不同艺术观念把握生活的结果,反映其对世界的态度、艺术追求等。

四、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

(一)问题提出

● 在市场经济和 “全球经济一体化” 背景下,艺术实践要求探讨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以认识艺术本质和规律,促进艺术健康发展。

(二)本质属性

● 艺术作品本质上是精神产品,艺术生产是特殊精神生产,审美是其本质特征,通过影响人的精神影响客观世界。

(三)商品属性

1.定义依据: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艺术作品进入市场交换时具有商品属性,是劳动产品和交换物双重属性的统一。

2.特殊性:是特殊商品,具有特殊使用价值,受传统文化和社会思想观念等影响,价值在交换中可能背离价格。

3.市场影响:市场因素既有积极作用,如帮助艺术家获得经济支持;也有消极作用,如使创作受商品价值规律支配,需政府调节。

第三节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一、艺术美的概念界定

1.定义:指艺术作品的美,由艺术家的审美意识产生,是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并为着美的目的创造的作品的美。

2.地位:是美的高级形态,具有比现实美更高的审美价值,能给人更强烈的审美感受;创造艺术美是艺术创作的最高要求和根本要求,是艺术家艺术造诣的极致和艺术作品价值的最高准则。

二、艺术美的根源

(1)根本来源:

● 现实美(包括自然美与社会美)是艺术美的第一性存在,艺术美是第二性的,是现实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2)现实生活的内涵

1.范围:人类社会多种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等)相互渗透、联系的现实整体。

2.价值:包含真善美与假恶丑。

3.时间特性:具有当代性,即特定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主要趋势和特殊矛盾。

(3)具体体现

1.艺术美反映当代性社会生活,如文艺复兴艺术美与人文主义精神相关,延安木刻艺术美是革命斗争的产物。

2.艺术美来自自然界的美,如印象派作品的光与色、中国山水画的意境均源于对自然的研究。

3.本质: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审美体验与认识的物化形态,是对现实审美认识的集中表现,是基于现实创造的第二现实的美。

三、艺术美的条件

(1)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美的艺术作品必须完整,内容与形式和谐统一,这是艺术美存在的必要条件;无纯粹形式美,形式美需与内容结合才有意义。

(2)相关属性的支撑: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格调等是创造艺术美的条件。

1.意境需健康向上,因思想情感性质不同,意境有高下、文野之分。

2.风格应表现健康倾向,避免浮夸、艰涩、俗媚等不健康倾向。

(3)真善美的统一: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优秀作品需以鲜明形象表现生活真理,体现艺术家真挚情感与个性的善。

四、艺术美的特征

1.高于现实美:艺术美是 “第二自然”,与现实生活原生形态有本质区别,是新的现实与实在。

2.超越生活流变的永恒性:能截住流动的生活并转化为含观念和意义的物质形态,超越生活暂时性,且能超越艺术家生命有限性实现不朽。

3.组织生活的统一性与普遍性:通过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分离并展现现实生活中值得表现的部分,注入艺术家热情、理想和观念,具有生活不可比拟的统一性和普遍性。

4.广泛的传播性:能超越时空限制,向不同时空的众多接受者施加影响,是艺术传统积累的基础;而现实生活中的美传播范围和时间有限。

5.思想导向性与情感感染力:注入艺术家理想和愿望,在思想上具有导向性,在情感上能感动和吸引接受者。

6.高于生活的创造性: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及其美观察、体验、思考、创造的结果,体现艺术家特殊个性、理想和洞察力;能参与时代精神建构,成为现实生活的楷模和人们向往的理想生活,进而改变现实。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航宇电器取得带陶瓷热沉的钩状引... 金融界2025年8月19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泰州市航宇电器有限公司取得一项名为“一种带陶...
学生社区成为学生成长平台 立信... 日前,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立信会计出版社在上海书展联合举办新书发布会,推出《以学生成长为中心:高校...
辛巴宣布退出直播行业:1亿粉丝... 红星资本局8月18日消息,今日晚间,快手头部主播辛巴在直播中表示,“跟大家做个告别,从今天开始辛巴再...
原创 清... 神秘事件记录者纪晓岚 纪晓岚表面上看,是个普通公务员,四品官,做文史编修工作。 而实际上,他是个小说...
原创 领... 溥仪是我国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回自己家还要买门票的人,但是放眼过去,其实清政...
原创 顺... 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六的一个夜晚,寂静的皇宫里传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年仅24岁的顺治皇帝突然驾崩。 ...
原创 太... 序言 最近,具俊晔风雨无阻去大S墓地"打卡"的照片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 但咱就是说,谁家好人去墓地...
原创 大...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王朝,建造无数座奢侈豪华的皇宫,而在这皇宫中,除了皇家子弟,妃嫔...
原创 活... 最近台海争端又起,抖音和头条上经常给我推送一些抗日战争或是朝鲜战争的视频和新闻。让我大跌眼镜的是,很...
原创 辛... 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屡屡碰壁之后,资产阶级革命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