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投标人一年内多次中标某单位项目?不同投标文件上传的硬件序列号高度雷同?中标人频繁获得评委“全票通过”?投标人频繁虚假投标并恶意投诉?这些曾隐藏在招投标环节、难以量化的腐败风险与违规线索,即将迎来精准“狙击”。
珠海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风险预警数智化平台
受访者供图
工程建设和招投标涉及领域广、环节多、政策专业性强,是违法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传统的监管方式往往依赖事后核查和举报,对隐蔽性强、花样翻新的围标串标、量身定制、评标定标异常等行为难以及时发现和有效遏制。
破局之道在于数据赋能。珠海深度挖掘建设工程交易平台积累的海量电子数据(约6623万条)应用潜能,历时6个月开发建设这套风险预警数智化平台。其核心价值,在于将过去宏观、模糊的风险感知,转化为微观、可量化、可预警的具体指标,如同为招投标活动安装了一套全天候、无死角的“智能风险预警雷达”。
平台的核心是其科学构建并不断完善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据悉,该预警平台首期上线试运行的指标体系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13个二级指标,全面覆盖招投标活动全链条的关键风险点。
主体关系蛛网分析。系统通过股权穿透、历史中标关联等多维度建立关系图谱,紧盯招标人、招标代理与特定投标人之间不寻常关联。当某建筑工程公司与同一招标人一年内公开招标达成第3次合作,预警信息将同步发送。
平台不仅是风险发现者,更是风险处置的推动者,构建了“监测-预警-响应-反馈-监管”的闭环管理机制。
实时监测,自动+人工双轨预警。平台与珠海市建设工程交易系统无缝对接,实时采集各类数据。除“招标文件重大过失”需人工启用AI模型分析外,其余12项指标均由系统自动监测分析。一旦触发预警阈值,系统将通过建设工程交易平台账号自动推送,或通过电子公文系统和书面文书向相关经营主体及其上级主管单位发出预警通知。
限期响应,压实主体责任。收到预警通知的经营主体需在10个工作日内进行自查,核实异常情况。如存在问题须立即主动纠正;对发现疑似异常的,需持续关注并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整改情况需通过原渠道反馈。对无正当理由不处理、不反馈或逾期反馈者,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适时向被预警对象的上一级主管单位或纪检监察部门通报相关情况。
重点监管,结果联动运用。被预警的项目和经营主体将被自动纳入建筑市场重点监管范围,在标后评估、建筑市场检查、质量安全监督中予以重点关注。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每半年公开通报经营主体预警及处理情况。
协同治理,筑牢反腐防线。平台畅通了与审计、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渠道,适时对被平台频繁预警的经营主体的招投标活动进行重点分析和研判。珠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协同交通、水务、能源等行业主管部门、各区(功能区)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紧密协作,形成合力,发现本行业、本管辖区内的项目或经营主体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严格依法予以处置,并及时向纪检监察、公安等部门移送违法违规线索。
平台的制度设计体现着深层治理逻辑,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责任体系的重构。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速推进的背景下,珠海这套覆盖事前预警、事中控制、事后追溯的招投标智能监管体系,正为千亿级建设工程市场构筑起坚固的数据防腐墙。当平台系统启动运行,每条闪烁的信息背后,都是对市场公平的一次科技守护,每个跳动的预警音符,都将为珠海建设工程招投标市场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