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华 1976年生于山东、书香门第、 自幼习画,现为山东美协会员,中国国家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山东大学金谛文化交流中心讲师,北京齐鲁画院理事。85年跟随国画山水大家李可染先生学习绘画;也是李可染先生的年龄最小的弟子,在恩师的指导下;绘画水平突飞猛进;88年在李可染先生在天津个人展览的时好友孙其峰先生当时到场祝贺;并把当时年仅12岁的于海华先生介绍给好友孙其峰相识;后跟随孙其峰先生身边学习花鸟画数年;在两位国画大家的指导下绘画水平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于海华的作品受到广泛认可,作品被国内外知名的星级酒店及藏友收藏,其中有;大会堂、城楼、美术馆、图书馆均有收藏悬挂于海华先生的作品,展现了他在艺术界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1998年在天津鼓楼美术馆举办个人大型画展
1999年被上海美术馆收藏并悬挂于海华先生的山水作品
2000 年电视台拍摄《山水画墨香传送栏目—于海华》专题片,电视台播出
2008年:第二届全国书画大赛获三等奖。
2012年:在“翰墨讲堂(墨润笔杯)”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5年:在现代杰出书画家全国书画艺术大奖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9年:在全国书画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于海华先生个人画展的现场
于海华先生参加展览的现场一景
于海华作画多用传统画法,擅长山水,用笔缜密严谨,笔墨精细,工写兼备,设色淡雅,功力深厚。作品明丽秀润,意境清幽,赏心悦目,深受各界人士喜爱并收藏。
纵观中国的绘画史,是一个文化的遗传史,传统对于我们来说就是继承那些优秀的、重理的、重个性的、重创造的、不断突变和飞跃的艺术。在绚丽多姿的艺术长河里,一切都有源渊,有根有本,但历经了时间的考验,注入了时代气息的艺术才能保持它生生不息的繁衍能力和常青不败的艺术魅力。于海华就是身肩重任、任重道远之继承人之一。
于海华专攻山水、花鸟画,通过临摹经典的方式深入研习了宋、元等各朝代经典的山水、花鸟代表作品。通过临摹,获得有关绘画技法、理法方面的基本知识。在对古画中笔墨、理法等的掌握后,于海华作画多采用传统画法,用笔缜密严谨,笔墨精细,工写兼备,设色淡雅。
青绿山水是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典型的重彩表现形式。用呈色稳固、经久不变的矿物质石青、石绿为主色,青绿相映,富丽堂皇。于海华的尤擅此门,他的作品是其深度师古人与师造化之后“中得心源”的结晶,表现了他心游造化的独特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笔墨境界理解的深度与高度。
其作品追求宋画的精密逼真和文人画的意境营造,章法谨严、境界开阔,用笔雄强稳重、刻画细微、笔墨苍劲,整体气势磅礴、意境高远。他笔下的山水确实有晶莹雪石之感,俊朗清丽。正如他跟我们所讲:“我要用灵润意境笔法表现祖国山河之美。”他的作品正印证了这句话,灵动、俊朗、秀润的风格,使他成为当今青年画坛之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