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提醒泽连斯基,美英乌密谋准备换掉他
创始人
2025-08-03 06:01:04
0

日前,俄罗斯对外情报局扔出一枚"信息炸弹"——声称美英官员与乌克兰高层在阿尔卑斯山度假村密谋"换帅",准备用前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取代现任总统泽连斯基。这个消息一出,立即在国际舆论场掀起轩然大波。

(俄方爆料,美英乌密谋“换帅计划”)

1、"阿尔卑斯山密会",俄构爆出的惊天猛料

但蹊跷的是,西方主流媒体集体"装聋作哑",没有一家将其作为可靠新闻进行报道。这种反常的集体沉默,恰恰暴露了这个"惊天猛料"的最大疑点——它完全来自俄罗斯单方面的说辞,没有任何第三方证据佐证。

细看俄方披露的"剧情":泽连斯基的总统办公厅主任叶尔马克、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现任驻英国大使扎卢日内三人,在美英代表的见证下"立正敬礼"接受换帅决定。但问题在于——既没有会议照片,也没有录音文件,甚至连具体时间地点都语焉不详。

更耐人寻味的是,被点名的三位乌克兰高官至今保持沉默。要知道,在以往类似谣言出现时,乌方反应速度堪称"光速辟谣"。

(扎卢日内被提名“乌候选总统”,多方未回应)

比如去年扎卢日内"被死亡"的假新闻,当事人当天就晒出活蹦乱跳的视频打脸。这次的反常沉默,恰恰说明基辅方面根本不屑于回应这种消息。

2、为何美英乌三国集体装聋作哑?

面对俄罗斯抛出的这颗"信息炸弹",美英乌三国的反应堪称教科书级别的"冷处理"。乌克兰政府直接选择无视,美英官方更是连眼皮都懒得抬一下。这种默契的集体沉默,实际上暗藏玄机。

先说乌克兰这边。基辅当局对这类消息早就形成了条件反射——但凡俄罗斯媒体爆出"乌克兰高层内斗""西方要换掉泽连斯基"之类的消息,十有八九是认知作战的烟雾弹。还记得2023年俄媒疯狂炒作"扎卢日内与泽连斯基在战壕里拔枪对峙"的假新闻吗?这次不过是换了套新马甲而已。

(美英不回应俄方情报,强调对泽连斯基的公开支持)

美英的态度更有意思。按照西方政要的惯例,对这种明显带节奏的假消息,最好的应对就是"不给眼神"。就像白宫前发言人普萨基的名言:"我们不打算给这种荒谬说法抬轿子。"更何况,现在泽连斯基仍是西方力挺的"抗俄英雄",伦敦和华盛顿最近还在追加军事援助,这时候传"换马"岂不是自打嘴巴?

3、俄罗斯的"离间计2.0":不管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当时俄媒大肆渲染"泽连斯基已逃亡基辅"的假新闻,结果被总统自拍视频光速打脸。如今这个"阿尔卑斯山换总统"的剧本,简直是老套路翻新——但这次连打脸的人都懒得出手了。这恰恰暴露了俄罗斯信息战的一个致命伤:在全民皆媒的时代,离间计的效果正在断崖式下跌。

看看俄媒这次的操作手法:先是卫星社独家爆料,接着塔斯社、俄新社集体跟进,用词一个比一个惊悚,俄新社甚至打出"新总统已在雪山加冕"这种中世纪宫廷剧风格的标题。

(通过传播“泽连斯基被替代”消息,俄意在离间乌克兰领导层)

但问题在于,现在不是2014年了,乌克兰民众的手机里装着十来个事实核查APP,西方记者的无人机随时能飞到所谓"密会地点"直播。更讽刺的是,就在传闻爆出的同一天,扎卢日内正在伦敦大使馆接待英国退伍军人代表团,这行程表在官网挂着呢!

《华盛顿邮报》曾披露过克里姆林宫的"剧本库":从"泽连斯基吸毒"到"美军要接管乌军指挥权",各种狗血剧情应有尽有。但现代战争证明,当每个士兵都能用手机发战场实况时,这种政治肥皂剧越来越难忽悠人了。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以色列反对党领袖:大多数以民众... 【环球网报道 记者 索炎琦】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色列反对党领袖、前总理拉皮德当地时间周日(8月3...
原创 平... 公元1427年11月,大明朝廷放弃了朱棣时期所建立的“交趾郡”,决定恢复明朝和安南的朝贡关系,并选择...
原创 三... 《——【·前言·】——》 想必很多人都读过《三国演义》,可那些人物的名字你真的读对了吗? 很多人一开...
原创 该... 欧洲有大大小小几十个国家,在封建时代各个国家的上层贵族交往非常密切,所以有人说欧洲各国的王室其实都是...
原创 2... 在非洲当酋长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2019年,河南小伙孔涛被封为尼日利亚阿布贾吉瓦地区的二级酋长。 ...
原创 为... 作者:悠闲思淼 我们都知道,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认为这是来...
原创 清... “清朝人口为何从7千万迅速增到4亿?” 问题本身,似乎有些“不够精准”——公元1600年,那年清兵还...
黑龙江遭遇大范围强降水 哈尔滨... 央广网哈尔滨8月3日消息(记者李雪 实习记者国琪)8月2日8时至3日8时,黑龙江省出现了一次大范围强...
原创 成... 导语 在中华的历史长河中,周朝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代,它不仅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折大节点,还是“大...
原创 蔡... 前言 1916年11月,在法国留学多年的蔡元培在北洋政府的盛情邀请之下,准备从法国马赛回国,前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