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
2025年7月26日,第33届全国书博会海南出版发行集团活动现场人头攒动,一场以“当神话遇到科幻”为主题的文化对谈在此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海南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海南出版社、乐艺ARTPAGE、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合作举办。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数字水墨艺术家、《封神》作者段磊,以及科幻星云奖美术奖主席、《星渊彼岸》作者赵恩哲两位嘉宾,他们以跨界视角碰撞思想火花,为现场读者带来了一场融合传统与未来的精彩分享。
活动伊始,段磊率先登台分享创作心路。他坦言,自己从传统水墨转向数字水墨创作,源于对艺术传播场景的深度思考:“传统水墨在出版印刷中容易出现色彩偏差,在电影概念设计与游戏等动态场景中修改成本也很高,数字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些痛点。”他举例说明,为我们直观展示了数字水墨在现代视觉创作中的优势——既能保留传统笔墨的灵动气韵,又能精准适配多元媒介需求。
谈及正在创作的“封神”宇宙IP第二本书,段磊透露将聚焦“二郎搜山”的经典故事:“古画《二郎搜山图》给了我核心灵感,但神话不能只做复刻。”他强调,在创作中要融入现代价值观和社会看法,他还会把朋友或身边人的性格和外型特征融入神话人物,使角色更加鲜活。
随后的对谈环节中,两位嘉宾围绕科幻与神话的关系、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入以及AI对艺术创作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赵恩哲老师提出,科幻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欲,科幻与神话是不分家的;强调了中国科幻创作应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提出了“新科幻出东方”的愿景。作为深耕东方科幻视觉体系的创作者,他以去年创作的“龙生九子战舰”系列为例,详细讲解了如何让传统文化元素在科幻创作中重生。
兼具艺术家与作家双重身份的段磊,则分享了跨领域创作的心得。他特别提到艺术与文学是分不开的,从古籍记载到科幻小说,从老电影的构图技巧到纪录片的光影运用,都是创作的灵感的来源。
对于现在人工智能、AI绘画的发展,两位老师一致认为,AI虽为工具,但无法替代人类的创意和情感,在艺术创作中应保持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活动现场,读者们积极提问,与两位嘉宾进行了热烈的互动。活动尾声,段磊为读者签绘留念,赵恩哲准备了精美的明信片和小徽章作为礼品。此次活动在热烈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海南出版发行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更多类似的文化活动,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的文化体验。同时,也期待更多艺术家和读者的参与,共同推动中国文化IP的创新发展。
——————————————————————
官方网站:www.artp.cc
上一篇:《名师有高徒》第二届华裔新生代文化与艺术交流盛典举行
下一篇:桂林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科幻绘画百幅精选展,在桂林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幕。( 记者 李凯 通讯员 张露丹)#桂林理工大学#绘画展#科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