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乐怪话:陶瓷美学
创始人
2025-07-25 22:32:00
0

触乐怪话,每天胡侃和游戏有关的屁事、鬼事、新鲜事。

图/小罗

前几天,我的同事陈静老师在怪话中提到了最近关注度非常高的国产独立游戏《乌合之众》,我也很喜欢这款游戏。除却游戏本身高质量的美术表现、紧密的节奏,还有民俗题材之外,尤其让我感兴趣的一点是,它的背景是一个架空的、以制瓷业闻名的闽南县城,因此整个故事也在很大程度上围绕着陶瓷展开。

我对陶瓷的了解只能说是皮毛,只是去过景德镇老陶瓷厂之类的场所,有一些地方成为了半“网红”的废弃瓷器捡拾地,满地都是陶瓷,像是废弃酒瓶、残片什么的,给人的感觉确实很惊险,有些碎片甚至是半截面孔、半截手臂,夜晚看起来冷冰冰的。它们总让我联想起之前的一部陶瓷定格动画《海公子》,很有“中式美学”,也很有恐怖的感觉。

也有点像这个场景了!

《乌合之众》的故事开始,主角之一的秦小南是一位陶匠,实现“大富大贵”的途径,也是加入陶协、成为陶艺大师,找上门来的神使也是陶瓷,意外碰倒陶瓷花瓶,碎了一地十分紧张……更不用提那些无处不在、不时让人心里一惊的陶偶瓷人了。

同时,游戏也在文案中半调侃地提到了关于陶瓷的概念包装、价值等问题。我也在一些社交平台看到,有玩家评价“游戏主创是不是某某学校陶瓷专业毕业的”,也有人说“做瓷人看到这个游戏真是想要流眼泪,自从做陶瓷后阶级都改变了,路上看到纸箱都想偷”。这里指的可能是在原创艰难的当下陶瓷行业,像理想中一样靠陶瓷手艺生活,已经非常艰难了——我经常会在各种平台刷到一些陶瓷创作者因为抄袭之类的事情艰难维权。

这则帖子还得到了《乌合之众》主创的回复

这些关于陶瓷的内容构建出了一个踏实的故事背景,而不是只有元素的铺陈,主角的行动、语言也足够自然,偶尔的一些专有名词,让很多内容显得别有风味,代入感也很强。比如,Demo结尾森正学口中的“修坯”和“绞胎”,就是陶瓷的工艺技法——前者是对大体成型的坯体进行修整,比如用刀削出底部、调整口部,用毛刷或海绵把表面擦拭得更加光滑;后者则是将几种不同的陶土揉到一起拉坯,让瓷器出现新的纹理——虽然听起来拗口,但是只看字面意思,玩家也能理解大概,甚至更多了一些阴恻恻的意味。这种整体氛围的塑造给人的感觉非常舒服和谐,也很精巧。

在游玩过程中,我也忍不住回想起自己在景德镇捏陶瓷的经历。当时,我找到了一家可以学做一下午陶瓷的店铺,位置相当偏僻,胜在价格便宜。那个场景也可以说十分有氛围了:左边是昏暗的老式平房(老板一家就在这里生活),门口贴着半破的春联,陶瓷器散落在各个角落,右边划分出一个空间可以做陶,里面也有些零零碎碎的成品。

实际上,做陶的感觉非常黏腻,当时是秋天,环境有点漏风,我感觉冷得不行,还要不时把做废的陶土混水重捏,摔在桌面上挤压掉土里的气孔,老板娘对我说,常年做陶的人,手都是皴裂的。但是在那种场景下,确实有一种平心静气的创作感,最后上釉、烧制,还能带一个独一无二的纪念品回来。如果有玩家体验过《乌合之众》后对陶瓷产生了兴趣,我也非常推荐有机会去体验一下。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钓... 古代的兵器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为了很好的防御敌人,大多数地区都会修建城墙来抵御外来入侵者。有防御的方...
原创 这... 唐诗宋词,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文化顶峰,其中宋词经常被认为是宋朝人效仿唐诗而作,但是缺失了唐诗的...
原创 苏... 叶利钦是俄罗斯乃至苏联无法回避人物,他既是苏联瓦解者,也是俄罗斯独立后首任总统。关于叶利钦的资料很多...
原创 汶... 汶川地震牵动了全国上下人民的心,面对这场天灾,华夏民族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全世界什么叫“一方有难,八方支...
原创 清... 中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自古以来我国就拥有着辽阔的疆土,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在历史上中国的发展也是非...
原创 苏... 1991年12月26日,在克里姆林宫上方飘扬了69年苏联红旗慢慢降下,俄罗斯的三色旗慢慢上上去。苏联...
原创 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少人对于知县的印象是一个芝麻官的角色,可能是电视剧的误导,事实上人家可是正正...
原创 世... 在2020年,韩国曾上映过这样一部电视剧,讲述了号称“大韩帝国”皇帝的男主,辗转于现实和幻想两个时空...
原创 巅... “三国前表吕布,后表马超”这句话,乃是在民间广泛流传且深入人心的传言。而这句传言,恰好与《三国演义》...
原创 蜀... 第五名魏延 主要防守功绩:镇守汉中十余年,采用实兵诸围的汉中防御战略。自公元 219 年起,魏延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