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挺胸,注意节奏!" 近日,永川区青峰镇佛岩寺村"青小家"党群服务驿站里,30多名乡村儿童正跟随区文化艺术馆舞蹈老师陈钰莹学习民族舞。在专业指导下,孩子们的动作愈发标准,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
这是2025年"艺起乡约"乡村开心课堂的生动一幕,标志着这项持续9年的美育惠民工程再次启航。
作为永川区重点文化惠民工程,今年活动由永川区委统战部、区文旅委、民进永川区委联合主办,以"艺术与乡土共融、城市与乡村共享、成长与希望共筑"为主题,覆盖中山路街道、大安街道、三教镇、临江镇、青峰镇等7个村社教学点,开设30个班级。
"我们不仅是在传授艺术技能,更是在搭建城乡情感桥梁,为乡村振兴培育文化自信。"永川区文化艺术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吴波说。
自2016年启动以来,该项目已累计服务近万名乡村儿童,其中留守儿童占比超80%。今年课程体系再度升级,课程设计突出“乡土性”与“创新性”,在保留舞蹈、美术等传统课程基础上,新增极限飞盘、小篮球与游戏、音乐疗愈等课程,并引入数字艺术体验、环保创意手工等现代美育内容。
据了解,"艺起乡约"乡村开心课堂项目创新构建"政府主导+专业机构+社会力量"的协同模式,吸引700余名志愿者参与,打造出涵盖音乐、绘画、舞蹈、非遗技艺等“基础+特色”课程体系。2025年活动进一步升级,由永川区文化艺术馆和各镇街分馆联合承办,共计百余名文化志愿者参与其中,形成"多元服务矩阵",确保教学专业化与持续性。在中山路街道,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体验数字艺术;在临江镇,非遗传承人传授传统剪纸技艺。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吴波介绍,从课程研发、教学实施到后勤保障,各环节均有专业团队负责。9年间,志愿者队伍从3人发展到700余人,服务范围覆盖全区23个镇街,塑造为永川区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生动典范。
从田间地头到艺术课堂,从羞涩内向到自信绽放,"艺起乡约"乡村开心课堂项目用艺术的力量为乡村儿童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世界的窗口。这场持续九年的美育实践,不仅播撒下艺术的种子,更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培育着文化自信的新希望。(吕薇)
上一篇:培育钻石板块7月22日涨1.59%,*ST亚振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6236.89万元
下一篇:甘肃马蹄寺景区被曝收300元/人“天价过路费”,当地文旅部门:属实,已下发整改函 马蹄寺游玩收费被爆视频 马蹄寺景区收费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