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院长宫富、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肖香龙、人文与国际交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郑春玲、副书记李薇等一行走进校友企业精一文化指导交流,并出席“产学研一体化整体解决方案研讨会”。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化融合高等院校与校友企业之间的有效联动,协同智慧,共同探索“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发展路径,着力推动教育体系与产业体系同步进化。
调研伊始,古建中国创始人黄飞伟先生带领大家一起参访文溪书院,书院内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既是“宅兹中国”产学研体系的样板人文空间,也是“返本开新”的文化商业化可视空间。宫富老师一行在体验式参观中,切身感受到文溪书院通过“历代藏品”展陈来传递“文化产品化到商业化”的全新路径,同时对精一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企业文化商业化”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宫老师用“震撼”一词来表达自己的参访感受,为接下来的研讨交流奠定了认知基础。
本次研讨会由精一文化总经理朱一如主持,朱总介绍了本次研讨会的缘起、领导嘉宾以及议程安排。作为浙江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学院的校友导师,朱总围绕“阳明心学·生命觉醒”到“个人成长·职业发展”的核心主线,系统讲述了自己毕业之后的职业发展与成长历程,真诚表达了创办精一文化的创业初心,希望依托企业平台深度联结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商业逻辑,助力企业家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推动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愿望,并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动态传承”与“创新发展”。
朱总会上介绍到精一文化始终坚守“以心为本·以学为用”的双轮驱动理念,以“衣·食·住·行”四大文化商业化解决方案为核心,专注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实践的巧妙融合。同时朱总也分享了精一文化与企业、商协会的合作案例,助力企业管理者、平台运营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萃取人文智慧,切实践行“让教育回归本源”的初心使命。精一文化产业未来誓愿打造500个标杆企业产学研大学基地。
黄飞伟董事长围绕“宅兹中国”产学研企业大学项目展开专题分享。他系统阐释了“宅兹中国”项目赋能传统文化与美好生活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依托产业基地建设“宅兹中国”样板工程,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巧妙植入“衣食住行”现当代生活场景之中,让文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到;同时借助数字化技术达成古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开发与创新性传承。黄总进一步勾勒出“东方人文样板社区”的建设蓝图,拟规划建设百个浸润东方人文精神的新型社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区中焕发新生机,为文化创新传承与产业融合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商业范式”。
同时弘毅人工智能董事长钱伟先生围绕本次研讨会专题“科技与人文”新路径,结合“人文、教育、科技三位一体”为分享主线,系统梳理三者的关系,并强调“教育是连接人文与科技的桥梁,科技是赋能教育与人文的引擎,人文是引领科技与教育的罗盘”。目前,弘毅人工智能聚焦于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年内规划与杭城100所中小学校建立合作并创新人工智能教育。最后,钱总呼吁大家共同努力,促进人文、科技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与协同进化,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通过古建人文、经典人文、科技人文三大维度的企业文化商业化实践的展示交流,宫富老师一行表示深有共鸣、深受启发、未来可期。
郑春玲老师详细介绍了学院的文化建设情况,目前已形成“红色文化、创新创业文化、艺科融合文化、越地文化、校地共建文化、时尚文化”六大文化建设成果,并于2025年5月正式成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旨在推动全国大中小学文化素质教育一体化建设。
同时肖香龙老师就“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与“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提出“校企联合”可行性落地行动方案。针对双方提出的解决方案,肖老师指出六大行动方向,分别是:以“一馆”为载体,以“一团”依托,以“一库”为智囊,以“一图”为指南,以“一坛”为宣发,绘就“五个一”发展蓝图,建设具有文化味、时代味、浙江味的新型“文化素质教育研究院”
研讨会最后宫富老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校企走访不仅加深了与校友之间的情感联结,更是有效推动了校企“产学研”合作的纵深发展。双方在教育初心、专业教学、产学研结合、文化素质教育等方面碰撞出全新的火花,相信未来的合作空间不可限量。宫老师诚挚邀请精一文化企业与核心团队回访学院,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项目落地,共同谱写“产学研一体化”新篇章。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古建家园-古建中国先行将文化融入建筑、文旅、建材的文化建筑产业对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