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绘画、书法、瓷器……感受文物里的万里清风
创始人
2025-07-20 13:01:19
0

廉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礼义廉耻”被视作“国之四维”。一起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清风万里——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从一件件文物中汲取历史智慧,涵养风清气洁、持廉守正的精神品格。

廉,本义是指厅堂的侧边,具有方正、棱角分明的特征,逐渐引申为正直、廉明、廉洁等。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发端于商周时期,历经秦汉至明清的发展和丰富,积淀出行为准则、制度规范与社会风尚交融共生的文化体系,在一件件文物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策展人 王志强:这件名称叫四十三年逨鼎,器物的主人叫单逨,内部是有一篇长篇的铭文,就记载了周宣王对单逨的任职要求,一定要依法办事、清正廉明,被认为是最早的官员任前廉洁谈话。

“廉”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君子行为操守和美德的要求。《后汉书》记载,东汉名臣杨震,以“天知、地知、我知、你知”为由,拒绝同僚深夜携黄金酬谢,成为后世廉洁自律的典范。清代郑板桥曾为县令,他的笔下竹干挺拔苍劲、竹叶疏密有致,寄托着清廉为民的心境风范。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保管部主任 策展人 王志强:在这幅画中体现出了他的一首诗,一枝一叶总关情,也就是说即使老百姓的事再小,为政者也要放在心上,是一种爱国爱民的情怀。

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到强调以“清心”修身、以“直道”为官的包拯;从“清风两袖”的于谦、“三生不改冰霜操”的海瑞,到“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林则徐,展览以绘画、拓片、书法、瓷器、文献等多类型文物,将其事迹予以呈现,构筑起古代廉洁文化的共同记忆。

在“廉为政本”“廉政为民”等思想浸润下,我国古代社会孕育出独特的廉洁风尚。既见之于象征符号獬豸,彰显司法公正;亦化入生活器物,蝉因不食黍稷、餐风饮露,比喻士人高洁;宋元以来的瓷器,常用一根或一束莲花进行装饰,寓意一品清廉。风尚融于日用,文化赓续相承。

福建厦门观众 许莉菁:人一定要坚持初心,不要忘本。

河南安阳市第二中学高二学生 李金玉:一定要心怀人民,把人民永远放在第一位,一定要做到两袖清风,为人民服务。

以文物为舟,溯千年清流;以青史为鉴,照初心如磐。

初步统计,自今年4月29日开展以来,中国古代廉洁文化展共吸引35万人次参观,创下国家博物馆临时展览参观人次新高。

(总台央视记者 梁铮铮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吴昊)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皖... 本文重点讲述1940年3月至1940年7月中共对国民党的斗争策略 引言:新四军是似乎是一支正在逐渐被...
原创 “... 在百家姓中,李姓无疑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有将近一个亿的人都姓李,这比很多其他国...
原创 中...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正统王朝,辛亥革命后,清朝宣告灭亡。自清王朝灭亡后,许多清朝皇室贵族都...
张居正改革对于明朝和老百姓是利... 张居正改革是为大明构建千秋基业,却被万历毁于一旦。 一 让我们看看张居正改革到底改了些啥。 张居正的...
原创 世... 如今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大家都在追求生活品质,吃穿用度都是名牌,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相信还有人...
原创 正... 清朝武官与文官的权力交织:总兵与知府的角色深度解析 清朝的官场就像是一个大舞台,上面有着各种各样的...
原创 李... 一、罗士信 罗士信跟李元霸有点类似,都是那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铁憨憨。 “一猛会一绝”,罗士信大战...
非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在南非开幕... 新华社约翰内斯堡9月19日电(记者白舸)第十二届非洲航空航天与防务展18日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
原创 这... 有一天,我一个亲戚家上初中的孩子知道我写历史的,问了我一个问题,我给他讲述了一番之后,他觉得那不是真...
原创 从... 导语: 或许你经常看清宫剧,也或许你经常看清宫小说,那么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爱情故事是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