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高山鸣泉:华茂典藏三十五周年油画与雕塑精品展”在宁波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启幕。本次展览集中呈现100余件馆藏油画与雕塑精品,全面展示华茂以美育为收藏导向的实践成果。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本次展览重磅呈现了西方艺术史上的经典力作。托斯卡纳学派《圣母、圣子与施洗者圣约翰》、彼得·保罗·鲁本斯《圣·杰罗姆》、安东尼·凡·戴克(传)《穿蓝色衣裙的英格兰王后亨丽埃塔·玛丽亚》、朱利奥·凯比《穿盔甲的费德里科二世肖像》、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玛德琳肖像》……从15世纪文艺复兴的木板油画,到19世纪印象派的笔触革命,展览细腻呈现了横跨500年的西方油画收藏史,这些艺术流派的演变不仅反映了艺术风格的变迁,更是社会历史变迁的生动镜像,让观众得以在光影与色彩的流转中,感受艺术与时代的对话。
此外,本次展览还梳理回望了中国近现代油画的“高光时刻”,让西方经典遇见东方创新。从李铁夫笔下静物《南瓜与鱼》的东方式“散点透视”细密描绘,到徐悲鸿《晋祠圣母殿》的“写实主义”结合大胆色彩;从刘海粟《庐山含鄱口行云》的诗情韵律下写意奔放,到吴冠中《彩面朝天》抽象风景下的美好寄托;从靳尚谊《老桥东望》的“新古典主义”东西艺术交融,到全山石《黎明前》用画笔鼓舞革命壮丽——这些艺术珍品串联起中国20世纪近现代美术的发展脉络,全景式呈现了中国近现代油画的百年攀登。回溯这段艺术征程,中国近现代艺术先驱们以“中西合璧”的创作实践,在画布上书写着中国艺术现代性探索的壮阔篇章。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除了关注中西方经典,展览还聚焦当代中国艺术教育的裂变与新生。闫平、丁乙、欧阳春、王光乐、张子飘等新生代力量,凭借鲜明的艺术媒介和深邃的观念表达,共同勾勒出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图景,不断拓展着艺术表现的边界与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还关照本土、扎根地域文化基因,集中展出了沙耆等宁波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现了宁波深厚的人文底蕴,更以跨越代际的艺术对话,让观众从画布上感受一座城的活力与文脉。
美育是培根铸魂的生命工程,它面向未来,更创造未来。在本次展览期间,博物馆以“打开收藏箱”为主题,策划了包括“美育工作坊”“艺术特色营”“小小导览员项目”和“M+1项目”等多种形式的系列公教活动,通过沉浸式、互动式的活动让艺术收藏真正成为启迪思维的“活态教具”,主动承担起民营博物馆的社会责任。带着这份美育的理想与使命,博物馆联合华茂教育在展览筹备期间启动了“我们的新世纪”艺术共创项目,将儿童的个性化表达融入当代展陈叙事,提供全新艺术视角。
展览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外,展览还开发了80余款精美文创衍生品。从视觉叙事到生活美学,博物馆致力于通过多元化的美育浸润,构建“美美与共、美以成人”的艺术教育平台,推动“社会大美育课堂”的建设。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6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