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
创始人
2024-11-19 10:29:42
0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什么原因,早饭后总是害渴。怎么办?喝茶。所以饭后第一件事就是沏茶喝茶,越快越好,唯有喝上茶,才能解渴,才能缓过那混混沌沌的劲儿来。

其实,土垃窝里爬出来的我,喝茶是没有什么讲究的,只要煞口,只要解渴就行。这样一来,反倒也就有了讲究,因为在所有的茶中,清茶最煞口、最解渴,只要喝上两杯清茶,热乎乎的茶水从口中灌下去,整个身体的角角落落,感觉就由内及外、自上而下地舒畅。而在所有的清茶中,山东的土著日照青又是我的最爱:口重,耐冲,便宜。

在职时,走进办公室首先想到的是沏茶,喝上两杯茶,神清气爽,处理起公务,思路清晰,效率也高。若一上班开会,也会第一时间把茶杯带到会场,与笔记本一样,二者不可或缺。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后,时间宽松,生活节奏慢下来,喝茶讲究了许多。从微信上得知,饭后一个小时后喝茶为好。既然有说法,那咱就按规矩来。早饭后,等着,忍着,这时已是口干舌燥,焦渴难耐,心中默念“一小时,半小时”……看着屋里的钟表不紧不慢地走着,嗓子早已冒火,等接近一小时的时候,赶紧用开水把茶浸过,茶叶舒展开自己的身体;稍凉,在袅袅的水汽中仿佛有时间的滴答声,等过了一个小时,这时的茶不再烫嘴,赶紧吸入第一口,饮下,接着是第二口,第三口,直到解渴为止。这时,感觉茶是世界上最好的物质,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不过,事后回味,在等待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在沏好茶而未喝到时,是最最幸福的。

前些时日,从报纸上看到,说喝茶尽量不要用电水壶烧水,不仅营养不全,且破坏了水的质感和口感。在煤气灶上一试,果然与电水壶烧水不同,带有微甜的原始味道,久违了。报上还说,用木柴烧出的水沏茶口感更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商场里买了烧水壶,带响哨的。饭后,整理室内卫生、床铺,喂鱼……等过了半个小时,开始烧水、准备茶叶。还有点时间,沙发上刷刷手机,回回朋友微信。哨响的刹那,一个箭步冲进厨房,关掉煤气炉,把开水灌进暖水瓶,灌水的时段,水温会稍降一点,利于保护茶的本性。水瓶灌满,迅速用壶中余水把茶浸过,快速洗茶、沏茶,茶杯、水杯、水瓶三件套在茶几上立定,人在茶几前坐定,第一遍茶从茶杯倒入水杯,不管多烫,先用嘴轻轻地抿一口,仅此一口,就向身体所有部位传递信息——茶来了,心渐渐静下来。这时,身体慵懒地半躺进沙发里,捧一本书,挑精彩的内容读。“人是屋子的胆量”“在高山之上,世界尽是和平与宁静”“白色的雪山被夕阳点燃,落霞满天”……茶入口,警句隽言入脑入心。读书的同时,水凉了一些,喝上第二口,这一口肯定要比第一口大、实在,身体里的茶虫会迅速往嗓子处靠拢,赶紧喝第三口、第四口,渐入佳境。第一遍茶是苦的,喝到它,容易想到生命,想到苦是事物长久的本源。人生本苦,多像头遍茶的况味。

第二遍茶是它的黄金时代,有种昂扬向上的气息,是苦后略带甘甜的味道,喝着它容易想到美好的事情,会想到甜蜜的爱情和友情。当我喝到第二遍的时候,总会有一条微信飘来——该下楼了吧?哈,是东楼的王老头约我散步,他把控时间比钟表还准。放下茶杯,迅速更衣,跑下楼去,与他会合。王老头虽退出领导岗位多年,但脑子一点儿也不迟钝,时常读书看报。他是见过世面的,纽约、华盛顿、夏威夷、莫斯科、东京、巴黎、伦敦……都去过,且记了很多名人格言:“人流的方向,就是文明的方向”“做了人类想成仙,生在地上想上天”……古今中外,雅俗共赏。我们一起散步,就是谈书论道的交流,是畅快淋漓的神侃。感觉也是在喝茶,喝心灵之茶。

在院里一圈圈转着,徜徉在浓浓的绿色中,会突然发现树上挂着一个个大大的塑料瓶,多半是深棕色的,瓶中漂着星星点点的茶叶,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这是搞绿化的农民工所喝的茶水,严格来讲仅仅是去去水味的茶水。我见过他们喝水,是干完头晌活,用黑乎乎的毛巾擦把汗,从树上取下水瓶,瓶子斜着冲着嘴立起,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干掉,喉结和青筋会随喝水而滚动,而绷起,感觉是吞下一条江一条河,那个痛快啊。

看到农民工弟兄喝水,就想起外出时带的水瓶,里面也放茶,且也是清茶,只不过水瓶比他们的小而茶叶比他们的多。不过这些都白搭,这种喝茶方式,其实就是煮茶,茶叶在杯子里盖着捂着,很快就由青变黄,再好的茶叶也失了滋味,少了甘甜多了苦涩。后来,我往水杯里放红茶一试,红茶不怕捂,这样就对了路。尤其外出旅游,更熨帖,只是口感不如清茶爽。嗨,有条件讲究,没有条件就没法讲究,这或许就是道。

在院里转悠半小时,话说多了,口又渴了,就又有喝茶的欲望。练一练腰肌,做一做俯卧撑,对王老头说:“渴了,得上楼喝茶了。”哈哈一笑,各自散去。回家后,我开始喝第三遍茶,颜色淡了,味道也淡了,淡得就像窗外吹来的微风,很是惬意。(济南日报·爱济南 作者:金后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唐... 在中国书法史上唐朝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唐朝应该算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意识发展的全盛时期。 在...
原创 为...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造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造反呢?很简单!因为李世民的力量比朱棣强太多了。唐朝开...
三国孟达之死,坐视关羽灭亡结局... 孟达之死,实际上是三位“神仙”的对决——蜀汉诸葛亮、曹魏司马懿、东吴陆逊。 这件事的背后,包含着不少...
原创 千... 南京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从公元前473年“越城”算起,南京已有将近2500多年的建城史。 自东吴起东...
原创 康...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天花这种传染病,曾让无数人受尽折磨,生活陷入绝望。在那个医疗条件落后的时代,天花...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史上,每逢乱世,便会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人物,这其中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杰出的主公,第二类...
原创 司... 稍微知道一些历史的,应该都知道曹魏的江山最终被司马家族的晋取代,这其中,司马家三代人可谓是煞费苦心,...
宋代 韩世忠《致运使直阁侍史尺... 韩世忠(1090年1月26日-1151年9月15日),字良臣,晚年自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省绥德县...
原创 难... 在波诡云谲的江湖中,传说总是比真实更加引人入胜。 有这样一个故事,讲述着一个名叫虚竹的少林僧人,他的...
原创 历... 在古时候,宦官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虽然没有男子的尊严,但却常常掌握着宫廷的实权。然而,历史上还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