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茶里的阴阳调和
一幅画中的虚实相生
本质上是中国人
对日常生活
对万物之理
对心内真我
的理解与表达
相信去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朋友,不少人应该注意到过一幅独特的传世画作《惠山茶会图》!
这是明代画家文徵明在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创作的一幅纸本设色画。
画面中青竹掩映的茶寮里,文徵明与友人围坐,泥壶嘴腾起细白的茶烟,石桌上展开的宣纸尚未干透,墨迹里还凝着松烟的清苦。
这幅明代画卷,描绘出书画与茶,这两种传统优秀文化最契合天然的场景。
当狼毫蘸墨,而后落纸成画。
当茶筅击拂,接着茶沫翻涌。
两种看似不同的文化形态,早已在千年时光里织就一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文化网络,丰富着中国人的精神基因。
书画与茶的渊源,始于人们最本真的生活需求。
在汉代的墓室壁画里,仕女已执笔早已经勾勒出最早的茶事图谱。
到了唐代,茶圣陆羽著《茶经》,将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与骨法用笔的书画要义并置。
茶与书画,在茶圣笔下从实用工具升华为滋养心灵的东方生活方式。
蔡襄在《茶录》中记载的茶百戏,要求茶沫呈现禽兽虫鱼花草之象,与同时期文人画中以形写神的审美追求不谋而合。
而大文豪苏轼在《啜茶帖》里写“从来佳茗似佳人”,将品茶的细腻感受转化为书法的婉转笔势。
至于传世的《撵茶图》更将碾茶、煮水、挥毫的场景熔于一炉——茶筅击拂的节奏,与书画家们运笔提按的力度形成了微妙的共振。
茶烟氤氲的朦胧,与书画创作时水墨晕染的意境达成了极美的视觉共鸣!
品东方茶韵,赏书画风雅。
7月25-28日,第26届上海茶博会将在上海世贸展馆隆重举办,一场荟萃八方佳茗、海纳估计茶事的雅集盛宴,即将惠飨申城市民。
为了让观展茶友和广大市民沉浸式体验茶与书画互相交融的世界,感受二者同为中华优秀文化却各具特色的魅力,组委会联合上海市静安沪尚墨缘书画文化公益中心的书画艺术家们,将举行书法创作、画作赏析、书画文艺走秀等一系列精彩活动。
活动信息
活动时间:
7月25日 9:30-12:00
7月26日 9:00-11:30
7月27日 9:30-12:00
7月28日 13:00-15:30
活动地点:上海世贸展馆·茶舞台活动区
(兴义路99号)
活动主题:以书画之雅·绘茶心之境
活动形式:免费参与。
活动内容: 近距离品赏沪尚墨缘书画艺术家们的精彩作品,举杯品茗,文雅对话,体验茶和书画融合的文化魅力加成 。
联合主办:
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茶业交易博览会组委会
上海市静安沪尚墨缘书画文化公益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