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术新展亮相!“第九届繁星计划当代艺术家研究展”邀你“反反噬”
创始人
2025-07-13 09:00:35
0

“反反噬——第九届繁星计划当代艺术家研究展”正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展出,26位国内艺术家以敏锐的感知触角,锚定科技生活的观察与反思,借多元媒介生动诠释艺术、科技与生活的共生逻辑。

展览现场。武汉美术馆供图

此次展览以数字技术引发的信息茧房、景观社会、科技反噬等议题为切入点,以“反反噬”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共呈现26位国内艺术家的235件(组)作品,涵盖架上绘画、装置、影像及综合材料等媒介,以“我看、我思、我感”三个章节展开叙事。“我看”单元的作品,挑战着视觉的惯性;“我思”单元的作品,则呈现了艺术家们在反复推敲中建立的独特法则;而在“我感”单元,艺术回归到最本真的直觉,提醒人们从信息的洪流中停下脚步,体察那些被忽略的、细微的内在悸动。

展览现场。武汉美术馆供图

策展人蓝庆伟表示,“反反噬”的理念是基于三重语境展开的:一是在景观社会之下,身陷其中的人如何像20世纪90年代的艺术家们一样,作为旁观者来看待这一被不断进化的景观变迁;二是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时代,如何从技术流中抽离,不盲目迷信技术的科技美学,而去反思技术在人文关怀上的工具理性——“反反噬”强调人在景观社会、科技社会之下的自我反思与跳脱,强调艺术作品在剥离科技外衣之下的人文思考,强调艺术在所处时代浊流之中清晰反映;三是面对艺术当代性的困境,如何让抢跑的“灵魂”回归身体,让艺术回归本体。换句话说,“反反噬”是对艺术当代性的一种提示。

“科技是驱动社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它让生活更富生命力;同时,科技也在不断拓展艺术创作的感知边界和交互空间。”武汉美术馆馆长陈勇劲表示,“反反噬”的核心,正是以艺术为镜,提示人们在数字时代如何重构“物”与“人”的关系,让科技真正成为服务于人的工具。据介绍,自2011年启动“繁星计划”以来,武汉美术馆陆续以“从风景到人文风景”“气候”“解放的皮肤”“情动”“洄”等主题,聚焦兼具创新与探索精神的中青年艺术家,以创作实践回应时代问题。

7月11日上午,武汉美术馆还举行了“反反噬——第九届繁星计划当代艺术家研究展”专题座谈会。聚焦“当代艺术与艺术的当代性”,邀请策展人、艺术评论家、青年学者和资深媒体人共同探讨“当代艺术”的诸多问题。下午,参展艺术家史怡然以“梦旅店——时空飞地的双重叙事”为主题分享她的创作,讲述了电影、旅行、文学为其创作注入的灵感。

此次展览将在武汉美术馆(琴台馆)A、B、C展厅展出至2025年10月27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来源: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回溯焦裕禄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为深入学习焦裕禄精神,汲取奋进的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振乡村,正青春”实践团于7月26日组织观看了焦...
原创 除... 鸿钧老祖是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他修为高深,法力无边,被誉为圣人中的圣人。 鸿钧老祖手下有三...
原创 柏... 历代正义 从古代哲学家的思想到今天对正义的各种解释,正义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例如,人们可...
原创 日... 引言 自从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后,日本就对我国的领土垂涎三尺,野心极度膨胀。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迅速改...
原创 李... 开启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 有为明君 。其在历代帝王中,不仅文治武功,还是注重民间疾苦的帝...
原创 本... 本是一句骂人的词,汉人没资格用,专称呼满人,大官都急着称呼!在清王朝的电视剧中总会出现一个称呼,那就...
原创 朱... 引言 明朝在古代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朝代。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 曾经做过乞...
原创 大... 当着刘省长的面,孙和平明确表态,假如北机并入汉重,就辞职,惹得他摔了手中的文件。为何孙和平不怕刘省长...
原创 赵... 赵云不仅一生不受重用,而且地位不如后来居上的魏延。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和魏延皆封列候,赵云东征西讨...
原创 李... 在《说唐演义》里,罗成的地位非常高。他是北平王罗艺之子,武功全唐第七,因为性情高冷,长相俊俏,使一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