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核心内容
孟浩然一生渴望入仕,却仕途坎坷,多次科举不中。开元十八年(730 年 ),他离开家乡襄阳,前往洛阳求仕无果后,又漫游吴越。在漫游途中,他途经建德江,触景生情,写下此诗,借景抒发内心的愁绪。
诗人行舟,将船停靠在烟雾笼罩的小洲边。日暮时分,夜幕降临,本是归家之时,可诗人却漂泊在外,孤独之感油然而生,新愁旧愁一并涌上心头 。“日暮” 点明时间,“客” 点明诗人漂泊异乡的身份,“愁新” 则直接抒发此时增添的愁绪。这种愁绪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仕途失意的落寞。
诗人极目远眺,看到旷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仿佛比近处的树木还要低;江水清澈,倒映着明月,明月与人仿佛离得很近。在空旷寂寥的环境中,诗人孤独无依,唯有明月相伴,看似亲近的明月,更衬托出诗人内心的孤独。这两句诗借景抒情,以景衬情,“低” 和 “近” 两个字用得精妙,将诗人的主观感受与客观景色融为一体。
整首诗围绕 “愁” 字展开,通过描写旅途夜泊建德江所见之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之愁、思乡之情,以及仕途不顺的失意之感 。诗人将内心复杂的情感融入到简洁而生动的景色描写之中,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在艺术特色上,这首诗语言简洁质朴、意境深远,以淡语写深情,体现了孟浩然诗歌清淡自然的风格,成为了唐诗五言绝句中的经典之作。
王自超简介
王自超老师被称为“当代劝学第一人”,国际儒学联合会教育传播普及委员会委员,中华孔子学会常务理事。拜师清华大学彭林教授,从一名乡村教师开始起步,扎根,致力于儒学与家风家教的教育工作已经20年。曾受邀担任孔孟之乡曲阜国学中心书院院长,并被评为2014年曲阜十佳儒学讲师,感动济宁十大新闻人物。
点击即享!“养正国学宝”,一站式领略中华文化 进入“养正国学宝”收听收看中华文化大讲堂、经典诵读、中华故事、国学电子书、德音雅乐、有问必答、云读书、国学讲堂,尽享中华文化盛宴。点击下图即可收听,《小学必备古诗词》节目也在其中哦! 识娃宝《天赋密码测评系统》 深度读懂孩子,挖掘无限可能 解锁孩子无限潜能,从识娃宝《天赋密码测评系统》开始!识娃宝测评系统通过12项全面内容,深度解码孩子优势、思维、行为、习惯、性格与能力。立刻测评,发现孩子天赋!爱孩子,从懂孩子开始! 点下图 立刻测评! 从四书五经到家规家训,19 个品类, 养正国学宝书城藏尽文化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