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无界,友谊长存!“中俄地方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圆满落幕
创始人
2025-06-21 21:30:51
0

大众网记者 陈曦 呼伦贝尔报道

6月21日,随着生生不息的“青铜之火”在中俄代表手中传递,来自中国呼伦湖与俄罗斯贝加尔湖的湖水在众人瞩目下交融共铸,“中俄地方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美术馆圆满落下帷幕。

这场为期24天的跨国文化盛宴,以艺术为媒,架起了中俄民心相通的桥梁。中俄双方代表偕同两国文化艺术界翘楚、艺术家代表及各界友好人士共襄盛举。

文化为媒,推动中俄区域文化艺术交流

时值夏至,射向北回归线的阳光热情又强烈。来自蒙古族的舞蹈演员点燃现场,随后,在俄方艺术家代表与中方策展人的引领和讲解中,出席嘉宾沿“时间轴”路线参观,从厚重的青铜雕塑、细腻的油画笔触和生动的摄影镜头中,深切感受两国地方文化根脉的深度交融与互鉴共鸣。

与此同时,“青铜的游牧”在地化创作行动也在馆内同步开展。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本土艺术家共执创作工具,让青铜艺术在草原文化的土壤中焕发新生。市民游客现场体验剪纸、皮雕等独特技艺,并通过打卡领取“海豹”冰箱贴。

艺术无界,打破隔阂让民心相通

24天时间里,“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青铜的游牧”雕塑展、“永恒之境”摄影展、“多彩的呼伦贝尔”中方油画展以及“魅力北疆·多彩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等艺术展,讲述了中俄两国的动人故事;中俄地方文化艺术交流演出用歌声和舞蹈织就跨国心桥,以艺术的无界性打破了语言的隔阂,让中俄两国人民在审美共情中更深切地感受彼此的文化底蕴与精神内核。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是为中俄地方人文交流搭建广阔舞台的务实举措,更是两地深入贯彻落实中俄元首关于“中俄文化年”重要共识的生动实践,让两国人民越走越近,也让中俄合作不断升温。

合作共赢,中俄友谊地久天长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这一系列连民心、有热度的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释放了中俄地方文化合作潜力。

“中俄地方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的圆满落幕,是中俄文旅产业深化合作的新起点。我们相信,通过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中俄文化年”的成果将惠及更多民众,艺术能够跳出殿堂,扎根于市井之间,中俄两国友谊将如同草原上的勒勒车,驶向更加辽阔的未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家... 1. 孤岛不是“岛” ,只是个几万人口的移民小镇。 孤岛小镇成陆历史较短, 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是...
原创 中... 从古至今,食盐作为五味之本一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它在古代封建国家经济社会中也有着极其...
今晚我台大型融媒体栏目《地名里... 今晚我台大型融媒体栏目 《地名里的潍坊》播出《获鹿山前村》 潍坊广电新媒体讯今晚,潍坊市广播电视台大...
原创 林... 家族鼎盛时期的的贾府日正中天,婚姻,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结盟与抱团,婚姻的对象大都是身份地位相当,可...
“冷门”不冷 “绝学”有继——...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简牍研究】 光明日报记者 李丹阳 殷泽昊 简牍,纸张普及前中华先民最普遍的书...
原创 沙... 【贵族军事院校的教导员】我们知道沙俄帝国是历史上一个强悍的帝国,也是俄罗斯历史上一个充满了开疆扩土的...
原创 为... 五代十国在我国历史上的存在感很小,这段历史几乎是被一笔带过的,但并不是因为这个时期不重要,而是相对于...
原创 诸... 我国的历史悠久,有无数史书古籍流传至今,在这些宝贵财富里,也塑造了一些特别的人物形象。他们或忠于史实...
原创 郭... “风陵渡外,一见杨过误终身。”峨眉祖师郭襄乃镇守襄阳郭靖、黄蓉之女,此女自幼便遭逢常人难以想象之磨难...
原创 红... 江苏如皋有一座气势恢宏的红十四军纪念馆, 立面造型,如同一面旗帜,金黄馆名,镌刻在外墙上方,馆名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