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谈文明对话国际日:以艺术交流促进文明交融
创始人
2025-06-10 19:30:53
0

中新社北京6月10日电 (记者 徐文欣)6月10日是文明对话国际日。多位华侨华人接受中新社记者连线采访,讲述他们如何以艺术为纽带,诠释和而不同的东方智慧和美美与共的共同价值。

2024年6月,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提出的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决议。英国中华艺术中心主任毛埴铖称,设立文明对话国际日有助于推动人们对全球文明多样性和文明交流合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增进理解与尊重、减少误解和冲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017年,毛埴铖在伦敦成立英国中华艺术中心。多年来,他将中国歌舞搬上大洋彼岸的舞台,还以两国关系史上的经典事件为蓝本,创作情境晚会,通过艺术语言讲述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脉络。

“寻找文明间的共同语言,才能推动交流互鉴。”毛埴铖指出,人类文明犹如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花朵,共同构成绚丽图景。文明本无高低优劣之分,那些“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仅扭曲了人们对文明的正确认知,也成为阻碍文明发展的桎梏,亟待打破。

德国北威州华人艺术团团长卢欣拥有多年舞蹈表演经验。在她看来,中国舞蹈注重叙事性与形式美,强调民族元素和传统符号;德国舞蹈则侧重概念性与批判精神,鼓励原创及跨界合作。两国艺术家通过交流,让舞蹈语言更具国际化色彩,也找到了不同艺术表达的共通点。

“近年来,中国的美食摊位、传统非遗技艺、书法、太极等活动在德国亮相,活动将‘文化原貌’与‘国际语言’相结合,吸引不少德国民众体验中国文化。”卢欣提到,《黑神话·悟空》《哪吒2》等中国现象级文化产品风靡欧洲,这些将文化与审美、传统与潮流相融合的典范,也为舞蹈创编提供了丰富灵感与路径。

卢欣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注入“成长挣扎”“个体选择”“英雄孤独”等现代价值观,使其与古典角色形成对话,激发文化归属感。这不仅引发了海外民众的情感共鸣,也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核与温度,为文明对话增添了生动注脚。

“戏剧作品探讨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系,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些情感都藏在演员的角色之中,相互联通,成为文明对话的世界语言。”旅美音乐剧演员贺汨江说。

贺汨江曾在中美两国参演音乐剧,对东西方声乐差异有着深刻体会。“中国的声乐训练偏传统美声,讲究字正腔圆;美国音乐剧则融合爵士、蓝调等风格,允许音色‘带瑕疵’,甚至在演唱乡村歌曲时会故意加入沙哑感。”

贺汨江认为,这种差异既是挑战,也为艺术创新提供了土壤。为适应不同风格,贺汨江反复钻研百老汇原声带,对着镜子练习“气声唱法”,如今已能在端庄唱腔与爵士颤音间自如切换。

“不同风格的交流推动了音乐剧的融合与创新,成就了音乐剧的独特魅力。”贺汨江说,音乐剧通过肢体动作、旋律节奏、舞台空间等艺术元素,跨越文化隔阂,直击人心,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产生情感共鸣,正是文明对话最生动的实践。(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晚... 冯子材,别名冯宫保,字南干,号萃亭,是我国晚晴抗法将领、民族英雄。一提到冯子材,了解历史的朋友们,可...
原创 他... 梁武帝萧衍是南朝梁代的开国皇帝。他在位四十八年,是东晋南朝的二百七十年期间,统治时间最长,比较有作为...
原创 非... 因为各种商人的吹捧,钻石成为了爱情的象征,那句“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的广告词,也非常的深入人心,...
原创 苏... 2006年 莫斯科的国际音乐大厦人声鼎沸,这里正在举行 戈尔巴乔夫的生日会, 与其相熟的政客和媒体记...
原创 刘...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秦王朝合的好像时间有点短!仅仅经历二世就亡国了!而这时战国七雄的遗...
原创 道... 读书推荐:道教历史三部曲:《道教史》《道教史概论》《创道记》 最值得一读的道教历史! 读...
怎么祸乱一个国家?司马伦表示很... 晋惠帝的太子司马遹被自己的老婆贾南风陷害,这傻皇帝也分辨不出来真假,稀里糊涂地就把司马遹就给废了,还...
原创 《... 该篇根据《史记.南越列传》角度与脉络理一理西汉收复南越始末,非专业历史研究报告,作者无法保证对当时政...
原创 苏... 苏联曾经是一个超级大国,这个国家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却一度成为世界上最为强大的国家之一。苏联十...
原创 山... 1946年7月至8月,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打了一场胜仗,史称“苏中七战”。 这场战争 以我军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