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唯一金书真迹,800年后依旧闪耀,网友:这字能排历史前三
创始人
2025-06-03 18:32:02
0

书法史上名家虽多,但真正做到了字迹雅俗共赏、业内业外人士一致认可,同时还适合初学者临摹的,如凤毛麟角,甚至有学者认为“上古至今,仅赵孟頫一人而已。”作为“元人冠冕”,赵孟頫高举“复古”大旗,始终不离“二王”一脉,他的字法度严谨,书写细腻,怎么一个美字了得。

另一方面,赵孟頫又省去了古人写字时过于繁琐矫饰的处理,使之更加明晰自然,顺应了书法实用化的潮流,在保证艺术性的基础上,将美感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后人称赞“直接二王,施之翰牍,无出其右。”

对于各位书友来说,赵孟頫是直入晋唐的一条“捷径”,以他的字为基础,对于理解古人笔法大有裨益。而且赵氏传世真迹极多,真实可信,比学碑版拓本要好得多。有一件作品堪称赵孟頫一生最倾注心力之作,它就是奉敕所写的《泥金孝经卷》。

为了笼络汉族文人,元代统治者不仅大力宣扬“四书五经”,还宣称本朝“以孝治天下”,对《孝经》极为推崇。元文宗命赵孟頫抄写此作,一来是因为赵书艺绝伦,在艺坛地位最高,二来也是希望此作能流传后世,使世人了解元代统治者倾心汉化。

赵孟頫接到诏令后极为重视,他用名贵的瓷青笺纸和金粉为媒材,先打了十几遍草稿,才正式动笔。《金书孝经卷》全卷纵32厘米、横688厘米,近200行、2600余字,字径大小约1.5厘米,时隔800多年,依旧金光闪耀。结合赵孟頫近些年的书法拍卖行情,有拍卖师认为此卷价值在3亿以上。

启功认为,赵孟頫这件作品是“学书速成”的上佳法帖,这是因为此作用笔精微细腻、严谨工致,由于是奉敕书写,所以理性因素更多,自由随性的成分减少,再加上格外认真重视,所以几乎没有败笔。

其次,《孝经卷》字数多,且不重复字占了多数,可以长期作为“日课”。赵孟頫书写过程中没有尽显于小楷,而是兼有行、草二体,临摹多了也不会出现呆板、状如算子的弊病。总得来说,此作笔法丰富精致、气韵庄严而不失自然,神完气足。有网友评价此作论美感能排历史前三,也就只有《兰亭序》《灵飞经》能与之一较高下了。

以二王、钟绍京姜夔等人笔法为基础,尖锋起笔,笔画圆劲爽利,行笔中侧锋并用,提按有度,收笔干脆,绞转、连带颇为精巧。结字匀整而不失变化,俯仰得度,章法疏密有致,用墨浓淡分明,有层次感。重心腾挪,可谓极尽妙处。此作是我们提高用笔水准,丰富书写技巧的上佳法帖。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新教育丨“陈嘉庚与厦门大学”... 中新网厦门10月18日电 (杨伏山 欧阳桂莲)“陈嘉庚与厦门大学”纪念展馆开馆仪式18日在厦门大学举...
原创 年... 现在最火热的电视剧当属的延禧攻略的大清宫戏,不过在前几年的时候,统治电视收视率的同样是一部清宫巨作,...
原创 侄... 洪武年间的一天,丞相李善长对御史台的御史咆哮道:“我中书省怎么可能有人贪污三千两白银,你们御史台欺人...
原创 历... 如果评选上千年来最著名的酒宴,排名第一的无疑是鸿门宴。那么,排名第二的是哪个?答案是:楚庄王的“绝缨...
原创 卧... 芬兰,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非北约欧盟成员国。 1939年11月26日,苏联军队制造了“曼尼拉炮击事件...
原创 姨... 这个人非常的厉害,可以说是一位战神级人物,他的姨夫就是后周太祖郭威,此外他的四小子也是北宋的战神级人...
原创 此... 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建立工农红军以来,出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军事人才,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位能驰骋沙...
原创 天... 从1868年起,日本开始进入“明治维新”时代,以睦仁天皇为首的明治新政府成立后,在向西方疯狂汲取技术...
原创 深... 煤炭部抽调技术业务干部和技术工人开发郎岱、水城煤田。 1958年2月,国家煤炭部与中共贵州省委商定开...
原创 在... 清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句话:“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句话并不是说知识一无所用,而是指如果只有知识没有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