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看看新闻报道,在乌方称俄军袭击乌克兰致13人死亡后,当地时间5月25日,特朗普在登上“空军一号”前告诉记者,“我不知道普京到底怎么了,”特朗普说,“我们正在谈判过程中,他却向基辅和其他城市发射导弹,我一点也不喜欢。”当地时间26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针对特朗普的言论作出回应,佩斯科夫表示,现在是俄乌冲突的关键时期,有人情绪超载,心态出了问题,俄罗斯方面正密切关注。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日前再提俄乌“24小时停火”方案。看似聚焦俄乌,实则暴露他对中美俄三边关系的重大误判。特朗普总把俄罗斯当头号威胁,实际真正让他忌惮的,是正在崛起的中国。
特朗普多次强调若自己当总统,俄乌冲突能在24小时内停火。他想法很简单,觉得只要美国压俄罗斯让步,乌克兰接受条件,冲突就能结束。可这完全没考虑到俄乌冲突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历史矛盾。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有着关乎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不会轻易妥协。
特朗普忽视了俄罗斯的战略纵深和军事韧性。俄罗斯是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有着庞大的军事储备和作战经验。就算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俄罗斯也有能力长期作战。再者,俄罗斯能源资源丰富,能自给自足,西方制裁对其虽有影响,但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相比之下,特朗普对中国的认知就模糊得多。他没意识到,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已经远超俄罗斯。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整的产业链,让全球经济都和中国深度绑定。特朗普执政时发起的中美贸易战,表面上是为了减少贸易逆差,实际上是想打压中国经济发展。他对中国商品加征高额关税,还限制中国企业在美国的投资。可结果呢?美国消费者要花更多钱买东西,美国企业也因供应链中断遭受损失。
据统计,贸易战期间,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每年多支付的关税成本超千亿美元。而中国经济韧性十足,很快调整产业结构,拓展新的贸易市场。中国和东盟、欧盟等地区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弥补了部分美国市场的损失。
俄乌冲突(资料图)
反观特朗普对俄罗斯的经济手段,力度小很多。虽然也有制裁,但俄罗斯的能源出口基本没受太大影响。欧洲国家一边喊制裁,一边还在大量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特朗普对中俄不同的经济打压策略,能看出他潜意识里,把中国当成更难对付的对手。
在科技领域,特朗普同样误判了中俄的威胁程度。他全力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发展,对华为等企业实施芯片断供、技术封锁。他觉得只要卡住中国的脖子,就能阻止中国科技进步。但他没想到,中国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5G、芯片等领域取得突破。华为推出自主研发的芯片和操作系统,打破了西方技术垄断。
再看俄罗斯,虽然军工科技实力强劲,但在民用科技领域发展缓慢。俄罗斯的科技产业规模和创新能力,和中国没法比。特朗普把大量精力放在打压中国科技上,却没对俄罗斯采取同样严厉的措施,说明他心里清楚,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潜力和爆发力,才是美国真正要担心的。
全球影响力争夺的错误认知
在全球影响力方面,中国和俄罗斯走的是不同路线。俄罗斯主要靠军事威慑和能源外交,巩固在周边地区的影响力。而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沿线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合作,用互利共赢的方式扩大影响力。
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参与。中国和这些国家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和话语权。相比之下,俄罗斯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更多集中在军事和能源领域,辐射范围和深度都不如中国。
普京(资料图)
特朗普一直想恢复美国的“霸主地位”,但他把精力过多放在俄罗斯身上,却没重视中国在全球影响力的快速提升。等他回过神来,中国已经在全球治理、气候合作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朗普对中俄的误判,源于他用旧思维看待国际关系变化。他没意识到,中国的崛起靠的是自身实力和和平发展道路,远比单纯的军事威胁更难应对。未来国际格局的竞争,中国才是美国绕不开的关键对手,这点特朗普真该好好琢磨琢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