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独山不黑了?守护美景还应“手”下留情 黑独山不能去了吗 黑独山冷不冷
创始人
2025-05-29 13:30:35
0

黑独山不黑了?近日,多名游客发帖反映,青海黑独山景区标志性的黑色山体因大量游客捡拾地表黑色岩石,导致山体逐渐褪色裸露。5月28日,黑独山景区工作人员向上游新闻记者证实,景区外围山体是常有游客捡石头,尤其是山脚,确实没有以前黑了。目前外围山体已暂时关闭,只开放腹地景区。(上游新闻 《黑独山不黑了?青海黑独山疑遭游客“捡石褪黑”,景区:山脚确实没以前黑了》)


制图:封雪 张文敏

据报道,黑独山位于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区东北方向10余公里,为赛什腾山最西端的一部分,属祁连山脉西段支脉。它曾以最像月球表面的地貌以及泼墨山水的景致,成为连接青新旅游线路的热门打卡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也常见有人在此捡石头。对此,当地也曾发布保护公告,呼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爱护每一处自然风貌,不要随意破坏。

如今生活节奏较快,旅游成为人们放松身心、感受美景以及多元生活和文化的重要方式,逐渐成为大众生活的刚需。与此同时,旅游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也时常“辣眼睛”,比如乱刻乱画、大声喧哗、不守秩序等等,破坏旅游环境不说,也破坏了其他游客赏景的心情。

就在前不久,有游客在八达岭长城刻字,警方首次启动行政案件异地办案程序,依法对两名外地游客作出行政拘留5日、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这也体现了各地对不文明旅游坚决打击的决心;更早前,“世界第一长洞”钟乳石被刻“到此一游”,令无数人倍感痛心,随后为保护钟乳石洞穴景区关闭,警方也及时介入追查刻字人员。

当然,究竟黑独山是不是因为游客捡石头变得不黑了,还不好定论,但文明旅游的观念却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毋庸置疑的是,当地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保护生态,保护旅游资源,保护黑独山,游客还应“手”下留情,不要再捡石头了。只有让黑独山的“黑”留在那里,黑独山的美才能留在那里,才能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这一独特美景。

就像网络上流行的一句话,文明旅游,留下的只有欢笑,带走的只有记忆。好山好水,美景美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带给了我们独特的旅行体验,游客应当敬畏自然,爱护美景,文明出游。只有牢牢树立起文明旅游的观念,才能与美景美物美美与共。与此同时,当地也要加强保护,除了呼吁游客爱护环境外,还应通过设置警示牌以及围栏等方式,引导游客文明观景、理性打卡,并完善相应规章制度以及惩处措施,对一些不文明行为动真格,才能管住破坏美景的“黑”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景赏,希望游客和当地一起上好文明旅游这一课,让黑独山“黑”依旧,景常在,也让更多游客能够感受到她的独特魅力。

特约评论员 若妍

上游评论投稿邮箱:sypl2020@163.com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司... 罗贯中笔下的司马懿,可谓是神一般的存在,他最大的特点就是懂得韬光养晦,连诸葛亮都对之赞赏有加。不过,...
原创 一... 一、舟过安仁 小时候,上学学过一首古诗,名字叫做《舟过安仁》。诗云: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原创 汉... 汉武帝时期发明的刺史是一个特殊的官职,它的特殊就在于:可以以小官监察大官,而这种制度出现后,效果非常...
原创 有... 喜欢历史别忘了关注搜史君啊! 我们都知道西安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这已获得广泛认同并且是不可置疑的事实...
原创 明... 公元1399年,朱棣因为明惠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而选择奉天靖难,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行造反之举,最终在...
大清皇后被废后回家诞下龙子,皇... 清朝一共历经十二位皇帝,但是却有二十六位皇后,在这之中,只有一位皇后被废。 但转过头来,皇帝就后悔了...
原创 李...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
原创 历... 在1937年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想以中国作为亚洲的跳板,征服中国从而统治世界的美梦,自1931年到1...
原创 终... 八国联军侵华,中国遭到了大肆掠夺,被抢走、损毁的文物不计其数,这是毫无疑问的强盗行为。而令人意料之外...
原创 “... 1864年8月7日,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忠王李秀成①,被曾国藩下令处刑于江宁,免凌迟,处以斩首,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