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涵盖名家大师指导青年学子、非遗传承人才培养、戏曲进校园、高校原创文化精品展示交流等多个主题。
活动现场(学校供图)
当天是学校2025年艺术节和第三届名家大师进校园活动启动日,学校邀请了著名川剧艺术家、中国戏剧最高奖“三度梅”获得者沈铁梅,著名话剧艺术家、中国话剧金狮奖获得者郝鹏寿,陶艺大师、国家级非遗项目“荣昌陶”代表性传承人刘吉芬,服装大师、北京奥运会颁奖礼服设计师、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杨焱到校,让学习艺术的莘莘学子能够在大师们的示范教学课上感悟艺术的真谛、领略大师的风范。
活动中,沈铁梅走上舞台,为师生现场演唱了川剧《江姐》选段《春蚕到死丝不断》,这一唱段表达了江姐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也体现了沈铁梅“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川剧声腔神韵。重庆市川剧院还带来了“变脸”“吐火”表演。
郝鹏寿则为师生表演了诗词朗诵《沁园春·雪》,又为其讲述了朗诵与话剧的联系与区别,提高了学校师生的艺术鉴赏力。在学校陶艺实训室,70岁的刘吉芬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向同学们讲述陶艺手作的技术要领。在服装实训室,杨焱为同学们上了一堂服装制版实操课,她提前到校,从课题选择、设计图纸到制作材料都做了充足的准备。
活动中,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与重庆市京剧院签署了共建戏曲文创产品研发基地的协议,与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签署了共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基地的协议,与贵州省桐梓县羊瞪艺术协会签署了建立教师艺术创作实践基地的协议,学校还与多家企业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推动艺术领域的人才培养、文化传承、产业更新、社会服务。
此次活动也是一次高校高水平校园文化的展示和交流。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带来了学院原创的以重庆国家级非遗项目“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的汉族民间舞蹈《手龙人》,该作品获得2023年中国舞蹈“荷花奖”、2025年重庆市高校“红岩思政”原创文化精品项目。
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教育学院以“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也推出了原创舞蹈《活力龙乡舞起来》,该作品多次参加市内外演出,2025年5月受重庆市文旅委邀请,参加了重庆、南昌双城文化交流周暨两市文旅推介活动,并向南昌市民演出。
此外,重庆艺术工程职业学院音乐与表演学院还带来了原创作品《邱少云交响组曲》,该作品获得了2025年重庆市高校“红岩思政”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徐永恒 刘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