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当画笔与土地相遇,当色彩与记忆交融,艺术的呼吸便与一方水土的脉搏共振。由写生中国水彩画协会普洱分会主办的《生机场》美术作品展,以水为媒,以彩为韵,将艺术家对宁洱大地的深情凝望,化作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觉对话。
此次展览既是艺术创作的成果展示,更是一次人文精神的溯源之旅。在普洱分会艺术家的笔下,宁洱不再只是地理坐标,而是被解构为三个深邃的叙事维度:普洱中学的琅琅书声沉淀为百年文脉的底色,民族团结誓词园折射出多元共生的光芒,6·3抗震纪念园的裂痕与重生则刻写着生命的韧性。这三个采风坐标如同三棱镜,将自然景观、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折射成斑斓的色谱,最终在画布上凝结为具有生命力的艺术场域。
参展作品以水彩特有的通透性与流动性,捕捉了宁洱的多元面相——既有普洱中学校园里穿透古榕树的光影诗行,也有民族团结园中各族服饰纹样在晨雾中晕染的和谐色谱,更有抗震纪念园废墟上绽放的野花在画面中震颤的笔触。艺术家们摒弃了浮光掠影的描摹,转而通过反复叠染的技法,让每一滴水色都浸透对这片土地的凝视:墨色堆叠出茶马古道的肌理,靛蓝晕染出澜沧江的呼吸,赭红沉淀着红土地的血脉。
"生机场"的命题,恰是对这种艺术探索的诗意诠释——既是自然万物生发的场所,亦是艺术生命力迸发的现场。展览试图打破传统写生的边界,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构建对话:巍峨的哀牢山脉可能化作笔锋的律动,哈尼梯田的曲线或许幻化为色块的舞蹈,而抗震纪念碑的裂痕则成为撕裂与愈合的视觉隐喻。这种创作方式不仅延续了水彩艺术灵动清新的特质,更注入了当代艺术对人文景观的哲学思考。
我们期待观者在这场展览中看到的不仅是宁洱的形貌,更能触摸到艺术家在采风过程中感知的温度:在普洱中学老校舍斑驳墙面上读到的时光密码,在民族团结誓词碑前体悟的共生智慧,在抗震纪念雕塑群中感受到的生命力量。这些作品最终汇聚成的,是一幅用艺术语言重新编织的宁洱精神图谱,也是水彩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生机勃发。
当展览的大门开起,愿每一幅画作都成为一扇窗,带您走进艺术家与宁洱大地共同谱写的生命剧场。在这里,水色交融处,自有万物生长的声音。
策划:刀建平
学术:李 钢
审批:欧友进
编辑:龙享荣
主办:写生中国水彩画协会普洱分会
20250520
普洱中学大门外景
2025年5月18日,采风活动在宁洱县普洱中学内开场!
参观学习普洱中学范瑞老师的名家工作室
范瑞老师对大家讲述了普洱中学的光辉历程和学校对美术教育的重视情况!
范瑞名家工作室
状元廊
状元柱
学校荷花池
美丽校景
普洱中学大门
普洱中学大门内景
校园风光
校园大树
校园古树
古建筑
荷塘
老树
校景
艺术家们在状元廊
合影
民族团结誓词碑纪念馆前
民族团结誓词碑
碑前合影
民族团结园
6.3抗震纪念园
园前风景
雕塑
雕塑与古建筑
6.3地震纪念碑
6.3危房
6.3危房
6.3危房
纪念碑
刀建平在写生
刀建平《晨》38X26㎝
刀建平《午》38X26㎝
陈运科龙享荣
龙享荣在写生
龙享荣的水彩
龙享荣的水彩
龙享荣的水彩
杨亚辉的水彩
杨亚辉 同画一景《人间烟火气》水彩25x17cm 2025
杨亚辉《查辑超限》水彩25x17cm2025
杨亚辉《老蔡寨·刀家庄》16x11cm 2023
张谦 同画一景《同向》彩墨28X21㎝2025
张谦《路遇》(水彩)21x28cm2025
王晓利 同画一景《人间烟火》水彩38×27㎝2025
黄崇普 同画一景《阳光摊铺》水彩35.5x45.5cm2025
黄崇普:水彩《郊野破屋》23.5*35.5cm
黄崇普:水彩《林间湿地》23.5*35.5cm
邱卫国 同画一景《街市一角》水彩26x18㎝2025
邱卫国的水彩
邱卫国的水彩
邹德祥的水彩
邹德祥的水彩
邹德祥的水彩
张永清的水彩
徐开萍:《石榴》水彩 38*26
徐开萍:《米花糖》水彩 38厘米*26厘米
徐伟《鱼1》水彩31cmx26cm
徐伟《鱼2》水彩31cmx26cm
徐伟《绿果子》水彩31cmx26cm
陈强《千年古榕》水彩38cmx54cm2025
陈强《拉祜人家》水彩38cmx54cm2025
陈运科《春风一夜万物苏》国画
陈运科《小芦山印象》国画
陈运科《秋染田园》国画
范瑞的版画
范瑞的水彩
钟凤兰的老茶树
钟凤兰的老茶树
欧扬的国画山水
欧扬的国画山水
欧扬的国画山水
欧扬的国画花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