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书目信息
作者: [英]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 / [美]玛里林·鲁施迈耶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原作名: Art and the State: The Visual Ar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译者: 赵卿
出版时间: 2021-2
2. 作者简介
维多利亚·D. 亚历山大(Victoria D. Alexander),任教于英国萨里大学社会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社会学、艺术家研究及博物馆研究,著有《博物馆与金钱:资金对展览、学术与经营的影响》(1996)等。
玛里林·鲁施迈耶(Marilyn Rueschemeyer),美国罗德岛设计学院社会学教授,同时在布朗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移民艺术家研究。
3. 内容简介
在浪漫与激情之外,艺术亦与社会息息相关。本书从艺术社会学的比较视角,探讨了国家及其政策对艺术的影响,以及艺术界、艺术家和社会之间的关系。
围绕“艺术与国家”这一核心议题,维多利亚·D.亚历山大和玛里林·鲁施迈耶在世界各地展开深入调查研究。通过与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馆长、政府工作人员的访谈,她们对比研究了来自美国、英国、挪威、瑞典等国的具体案例,探讨了国家在艺术生产、流通、评价等各个环节的角色与功能,对于全面了解艺术创作与市场机制,具有启发意义和现实参考价值。
4. 目录
序 言
致 谢
第一章 导 论
第二章 美国的艺术支持体系:艺术家与艺术博物馆
第三章 英国艺术政策中的企业文化
第四章 挪威与瑞典:福利国家的艺术、艺术机构与国家
第五章 1970—1990年代的东德艺术
第六章 变化中的国家:俄罗斯艺术家在美国
第七章 结 论
参考文献
索 引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汇聚口述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口述史的理论、方法、技术与应用展开深入探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交流碰撞,研修班为口述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广阔平台,促进了口述史在不同领域的拓展应用、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展现了口述史在新时代的发展潜力与应用前景。同时,研修班将帮助学员深入认识与理解口述史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提升口述史研究和应用能力。
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一期)(2024年7月26-28日;线下)、第二期(2024年8月16-18日;线下)、第三期(2024年12月7-16日;线上)和第四期(2025年3月7-9日;线上)开班后,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学员当中反响也相当不错。在各咨询群中,很多朋友希望能够有机会参加后续培训,经初步考虑,拟于2025年7月中下旬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五期(可能线上线下混合)。如有兴趣可加入微信交流群,以便了解口述史研修班与口述史最新信息。
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考核合格者,由中国人民大学颁发《中国人民大学口述史研修班(第三期)》结业证书,证书统一编号,可登陆中国人民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平台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