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这一事实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坚实的法理根基。然而,日本近期一系列动作,再次暴露出其妄图染指钓鱼岛的野心,将地区局势推向紧张边缘。
军舰(资料图)
日本2025年版《防卫白皮书》草案内容曝光,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中国的无端指责与恶意渲染。草案将中国与俄罗斯的正常合作关系,歪曲为日本安保“重大担忧”,还刻意将东亚局势与俄乌冲突类比,声称日本“迎来战后最大考验时期”。在涉华议题上,草案对中国军事动向、台海、南海等问题大放厥词,将钓鱼岛问题裹挟其中,恶意夸大中国威胁。这些表述实质是为其大幅增加防卫预算、推进军事扩张制造借口,背后隐藏着对钓鱼岛及周边海域资源的觊觎。
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坚定不移,始终以实际行动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自2012年起,中国海警、海事等执法力量就开启了钓鱼岛领海巡航执法常态化进程。仅过去三年,中国海警舰船在钓鱼岛领海巡航次数就超过300次,年均巡航时长超1200小时。巡航过程中,执法力量依据国际法和国内法,对钓鱼岛海域进行全方位管控,构建起空海立体监控体系。通过高频次巡航、实时监控与快速响应机制,对任何企图侵犯中国领海主权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一旦发现异常,迅速采取喊话驱离、跟踪监视等措施予以制止。
航母(资料图)
中国的行动不仅基于自身主权诉求,更严格遵循国际法准则,因而获得了国际社会包括联合国的高度认同。联合国相关机构在处理涉及领土主权等国际事务时,始终秉持尊重历史、依据国际法的原则。中国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的大量历史文献、法律依据等资料,涵盖明清时期的官方舆图、航海日志,以及二战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这些资料充分证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历史、地理和法理上都属于中国,得到了联合国相关方面的认可与支持。联合国海洋法法庭也曾在相关判例中,强调历史证据在解决领土争端中的关键作用,间接佐证了中国主张的合法性。
反观日本,为实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不断在国际上散布不实言论,试图混淆视听。除在《防卫白皮书》草案中抹黑中国,日本还积极拉拢美澳等国,在国际舆论场炒作钓鱼岛话题。2024年,日本与美国举行了6次涉及钓鱼岛周边海域的联合军事演习,出动舰艇50余艘次、战机300余架次。日本政府还频繁在国际会议上提及钓鱼岛问题,妄图将其纳入所谓“地区安全威胁”框架,为其进一步军事介入寻找借口。这种拉帮结派、制造对立的行径,严重破坏了地区和平稳定。
航母(资料图)
日本的这些行径不仅破坏地区和平,更违背其在历史问题上的承诺。二战结束后,日本接受《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约束,明确规定其领土范围仅包含本土四岛及周边少量岛屿。但日本却屡屡试图突破限制,在钓鱼岛问题上挑起事端。从20世纪70年代非法“接管”美国托管的琉球群岛并将钓鱼岛纳入其中,到近年来不断加强在钓鱼岛周边的军事部署,增设雷达站、扩大海上保安厅巡逻范围,日本的背信弃义行为,严重损害了中日关系,也给东亚地区安全局势带来极大不确定性。
在国际社会日益重视和平与发展的当下,日本应摒弃错误行径,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而中国将继续坚定维护钓鱼岛主权,任何国家、任何势力妄图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海空力量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中国在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管控能力持续增强。未来,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改变,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的决心也将愈发坚定,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持续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守护地区和平稳定。
下一篇:警方通报:隆某华抢救无效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