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不懂艺术都看得懂的_象外
上海,2025年5月6日——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中国”)宣布,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正式开启招募。
即日起至2025年7月13日,大赛接受符合条件的青年艺术家报名。“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在中国内地已经进入第三年,赛事延续“校园组”与“新锐艺术家组”双轨并行模式,并将新锐组年龄限制放宽至不超过40周岁(含),覆盖更广泛的艺术从业者群体。大奖鼓励年轻艺术人才以当代视角重构水墨精神,在“无媒介限制”的创作框架下探索传统艺术的跨界表达,欢迎涵盖架上绘画、立体雕塑、综合媒介等作品投稿。
今年是大华银行集团成立的90周年,作为90周年系列艺术活动的一部分,5月大华银行如约推出其两大年度艺术赛事,东南亚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比赛“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大赛”和大中华地区的旗舰艺术项目“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依托大华银行艺术家校友会(UOB Artist Alumni Network),大华银行将联合商界和合作机构的力量,为本赛事的获奖艺术家们提供更大的展示自我的国际舞台,为海内外艺术人才提供更多“破圈”联动的机会。例如,获奖作品将有机会在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中国香港Art Central及大华银行艺术空间展出;获奖人将得到与策展人、艺术评论家及画廊主理人深度对接的机会,以及参与委托艺术创作,艺术家驻地项目和大华银行赞助的重量级艺术活动。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校园组“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奖获得者储嘉作品,《旃檀海·无上清凉》,绢本设色,236cm×89cm,2024
看看前两届获奖艺术家们做了什么:
有才华的年轻人们,
看这里!
2025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
奖项设置及权益
特设两大组别:校园组、新锐艺术家组。
校园组
“大华银行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奖、金奖及银奖。
获奖作品将列入“大华银行艺术收藏”(UOB Art Collection),获得官方收藏和展示的权益。
新锐艺术家组
将从评委推荐的入围者中遴选出一位“大华银行年度新锐艺术家”,大华银行中国将为其举办个展。
除了奖金和展览机会,大华银行将为获奖者量身打造一系列后续成长支持:包括但不仅限于,作品有机会入选为大华银行重要的品牌艺鉴和礼韵;获得驻地艺术家项目直通车机会、艺术家作品委托创作项目等。
评委阵容
由左至右:张子康先生、陈侗先生、邱岸雄先生、吴蔚女士、劳伦斯·何浦林先生
• 美术馆管理者、策展人、艺术家、教授、博士导师张子康先生
• 教师、艺术家、出版人、批评家陈侗先生
• 艺术家邱岸雄先生
• 出版人、批评家、策展人吴蔚女士
• 香格纳画廊创始人劳伦斯·何浦林先生
评审团将以多维度的评审标准确保赛事的学术深度与前瞻性。获奖艺术家将有机会获得评委现场作品点评及一对一的沟通与指导。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FutureLab),将继续为大赛提供战略支持和咨询。
参赛条件
• 不限媒介:接受架上绘画、立体雕塑、综合媒介等作品参赛。
校园组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且为国内或海外大专院校在校学生(含2025年毕业)。
•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办公厅认证的大专院校的有效学生证明的在校国际留学生(含2025年毕业)。
新锐艺术家组
•由评委推荐产生,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年龄不超过40周岁(含)。
报名及作品提交
2025年“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欢迎所有符合条件的参赛者踊跃报名。所有参赛者须在7月13日(含)之前,通过UOB and Art微信小程序免费报名并提交作品。
特别声明
敬请注意,进入“UOB and Art”小程序,即视为您同意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为进行本次活动之目的收集、使用、处理、存储您的【个人信息】,大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将有关本次活动中收集的【个人信息】用于其以营销和宣传为目的活动和资料中。
大华银行中国董事会、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评委、颁奖嘉宾、FutureLab创始人周铁海与获奖选手合影。
大华银行大中华区行政总裁叶杨诗明女士表示:“水墨艺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深厚土壤,与时间同构的内核与气韵,历久弥新。这如同大华银行在近百年的风云际会中,一直坚守我们的价值观,对客户、同事和社区始终诚挚如一,坚持在艺术、儿童和教育三大领域回馈社会。今年是大华银行集团成立的90周年。为致敬这段意义非凡的旅程,我们在各个主要市场,不仅会有更丰富的实践和活动,让艺术走入更多人群,同时我们也将依托大华银行艺术家校友会和合作伙伴力量,为本届大赛参赛和获奖艺术家们提供更大的展示自我的平台,为青年艺术家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成长路径。我们也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见证更多具有突破力与未来性的创作力量。”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年度新锐艺术家”获得者刘毅与其作品《白水郎》。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校园组“年度最具潜力艺术人才”奖获得者夏铠熙作品,《呓语》,混凝土、钢铁、木材,180cm×140cm,2022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校园组金奖奖获得者黄柯涵作品,《游鱼唼唼醉颖堂》,绢本、水墨重彩、石膏、银箔、铜箔、丙烯,100cm×170cm,2023
大华银行用实际行动支持年轻人的创作,以推动水墨艺术的发展。2025年3月香港,大华银行作为Art Central连续九年的首席合作伙伴,特别委托香港艺术家吴观麟创作互动水墨艺术装置《白云观照》,并在展会内呈现2024年“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得奖展,以及“大华银行年度绘画比赛”艺术家联展。作为亚洲首屈一指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Art Central 吸引了超过43,000名访客,在大华银行的鼎力支持下,“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获奖作品在这一顶尖展示平台亮相,将有潜力的年轻艺术家带入公众视野,无疑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关注。
Art Central 2025, 大华银行艺术空间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获奖作品展览现场
2024年大华银行中国作为第五届“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首席合作伙伴,墨韵新境—— 2024“大华银行年度水墨艺术大奖”入围作品先后在FutureLab大华银行艺术空间和大华银行艺术画廊展出。多平台持续展出,大华银行致力于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大、更多的展示机会。
“墨华新声”—— “2023大华银行年度校园水墨艺术大奖”入围及获奖作品展,第四届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2023
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于2018年11月在上海正式启幕。作为大华银行重要的艺术推广平台和跨文化交流的纽带,大华银行艺术画廊是首个由在华外资银行开辟的独立艺术空间。在这里,艺术家们用不同的艺术语言探索当代水墨艺术精神。
2023年3月,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举办了史金淞、杨泳梁双个展“对影”。
杨泳梁的《不朽之境》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创作了一件所有人都能看得懂的中国水墨画,艺术家忠恳的参照了宋元绘画,呈现了一个可走入的全景式中国山水。
史金淞、杨泳梁双个展“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
使用碳纤维、航空铝合金、紫铜、黄铜、不锈钢等材料,史金淞在大华艺术画廊创作了一片金属竹林。1969年出生于湖北当阳的他参加过“八五新潮”,是中国当代最活跃及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之一,史金淞的作品在创新与传统之间保持了很好的张力,同时调动观众的情绪,挑战我们的固有观念。
史金淞,《未来诗学研究·竹谱》,3D打印碳纤维、航空铝合金、紫铜、黄铜、不锈钢等,现场装置尺寸可变,2022,“对影”展览现场,大华银行
2022年9月,青年艺术家袁隆把山水园林搬进了大华银行艺术画廊。以“園”为主题,艺术家用雕塑、绘画、影像、装置以及声音重构了一个艺术园林。
“園”展览现场,大华银行中国艺术画廊,2022
袁隆出生于上海,从小学国画,本科在上海大学学习油画,硕士毕业于伦敦艺术大学坎伯韦尔艺术学院纯艺雕塑专业,很长一段时间,袁隆深受古典艺术熏陶。
更多展览信息:
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大华银行便开始支持本地艺术发展并开始收藏艺术作品。今天,大华银行的艺术典藏收集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创作。
大华银行以艺术连接社区,并借此积极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亚洲艺术的坚守者,大华银行通过一系列特色的视觉艺术项目、艺术合作和社区艺术活动等形式,为公众提供更多接触艺术的机会。
“大华银行年度绘画大赛(UOB Painting of the Year)”是大华银行的旗舰视觉艺术项目,旨在发掘和培育本地艺术人才。自1982年在新加坡首次举办以来,这一赛事已陆续在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推出。该赛事不仅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艺术比赛,也是东南亚最负盛名的年度艺术竞赛之一。同时,大华银行也携手赛事获奖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为来自弱势群体或者有特殊需求的儿童,举办艺术工作坊,学习绘画知识与技巧。
大华银行「艺・坊」于2015年在中国香港成立,现为香港注册慈善机构。秉承集团的企业社会责任,大华银行「艺・坊」透过举办外展活动、年度艺术比赛和各类型的艺术合作项目,务求让公众有更多机会接触艺术,培育艺术人才,以及为传统文化注入新元素,令艺术在社区中发光发亮。
大华银行艺术空间于2018年11月在上海正式启幕。作为大华银行重要的艺术推广平台和跨文化交流的纽带,大华银行艺术空间是首个由在华外资银行开辟的独立艺术空间。除展览外,大华银行也定期举办艺术活动,开展与艺术相关的社区对话。截至2024年12月,该空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余场艺术展、艺术工作坊和对谈,并先后邀请了五位国内外艺术家,在此完成驻地创作。
〇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微博找到我们
@象外的象外
投稿邮箱
26341905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