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孩子们眼中的世界是怎样的?
或许很小,是课堂、朋友和家人组成的小小天地;或许很大,有爷爷奶奶讲述的过去的故事,有书本编织的未来的梦境。“上海徐汇”微信公众号推出“汇小文”专栏,让我们一起品读童言童语,走进孩子们的世界。
我的绘画老师
阳光是温暖的,它能带给我们希望,也能照亮我们生活。我的绘画老师王老师就如这一缕阳光,引领我进入艺术之门,带领我在艺术世界里不断前行,让我受益终身。
刚开始,王老师教我学习素描基本功。我学得并不是很好,尤其是打阴影的时候,画到一半手腕就没力气了,总是要忍着酸痛继续画,却越画越糟糕。王老师看出了我烦躁的心情,耐心地告诉我:“先不要着急,慢慢来,你要学会先静心,心就像一滩细水,只有平静了,你才能看到水底的风景。”慢慢地,在王老师的鼓励下,我的专注力更集中了,打阴影的时候也能更加注重手法及落笔的力度。我的绘画有了很大的进步,我心里感到由衷的喜悦和自豪。在王老师的谆谆教导下,我不仅仅学会了素描,还学会了做事要平心静气,要懂得坚持。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开始和老师一起临摹一些世界名画。在临摹梵高的《向日葵》时,一开始我选用了淡黄色来描摹,但老师告诉我普通的淡黄色不足以表达梵高内心的情感,要用更鲜亮的黄来表现。只有强烈的色彩对比,才能表达出梵高对生命的希望和燃燃不息的激情。这也让我感受到了他虽然身处困境,但依然对生命充满着热爱之情。
在临摹莫奈的《四季睡莲》时,睡莲似乎承载着魔幻的大自然的色彩,我被莫奈八十几岁高龄且失明却依旧坚持绘画的毅力而感动;在临摹梵高的《星空》时,明亮的星空强烈而深邃,让我对“疯子”梵高当时的痛苦与孤独感同身受;在临摹蒙克的《呐喊》时,画面中的主角沉闷、焦虑且孤独,似乎在诉说着人类灵魂深处尚未被唤醒的不安和恐惧。在老师的引导下,我反复临摹着这些名家作品,让我从中感受到了画作背后的创作情感以及深刻的思想和内涵。通过手中的笔墨,我与画家们产生了情感的共鸣。
在王老师的指导下,我的绘画水平不断提高。为了提升我对于绘画的观察力,王老师带着我到公园写生。我背上画夹,王老师为我选了一块草坪,我们一起席地而坐。面对着蓝天白云小桥流水,我快速地拿出画笔,在画纸上画下了碧绿的草坪、随风飘拂的杨柳、洁白的云朵……王老师陪着我一起画画,时不时还帮我添上几笔。在画杨柳的时候,老师对我说:“你看,在阳光的照耀下,树叶的颜色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只见王老师拿起画笔,帮我在树叶上寥寥地点上几笔浅色,树叶一下子显得更灵动飘逸了。在王老师的教导下,我拥有了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学会了欣赏大自然的美,并用画笔记录下这些转瞬即逝的美。
在王老师的引领下,我不仅学会了绘画,还学会了做事要平心静气、要坚持,学会了通过绘画来了解画家们创作背后的情感、并拥有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欣赏和记录大自然的美。谢谢您,王老师,您成为了我记忆中最美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