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华
小区里栽了多棵桂花树,枝叶团团如盖,每到秋天,满屋香气萦绕。
早上起来,推开窗户,淡淡的桂花香扑鼻而来。那些街头巷尾、房屋犄角旮旯的桂花树,都缀满了金黄的桂花,好像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此时的桂树,一树繁花,满眼都是让人惊艳的怒放。一簇一簇金色的小花朵冒出来,躲在绿叶里面,一点一点地舒展它的花瓣,不急不躁、不温不火地开着。积蓄已久的一树一树的金黄,似乎喃喃倾诉着花语心愿。
我走出家门,轻轻地俯下身去,轻轻地拢一些花儿在手中,轻轻地在掌心紧握,轻轻地放到唇边——淡淡的清香又细细传来。贪婪地吮吸着这些香气,似乎又见花儿拥挤地开满枝头,似乎又听见那声遥远的久违的问候。花落,香留,花儿不曾离去。
这时,一位老友见我发呆的样子,突然笑了起来:“你喜欢这些桂花吗?晒干之后,给你一些泡茶吧?”
“哦,哦,泡茶好喝吗?”我竟然傻乎乎地问道。
“好喝得很,很香的,你不信吗?”
老友告诉我,桂花之香胜在淡雅、悠远,且有余味,它还有更多作用:制作桂花糖、桂花糕、桂花茶、桂花酒……中医讲桂花性温,具有健胃化痰的功效,秋季燥热,喝桂花茶可以化痰利肺。
于是,我选了周末一个大晴天,早早起来,在桂花树下铺上几张大大的纸,用竹竿轻轻敲桂花树的枝叶,桂花随风飘落,10多分钟后,桂花就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在做桂花茶的时候,一般只选择头一次开的花。我把采集到的桂花用清水慢慢地过滤一遍,洗去灰尘和杂质,用铺上白布的筛子盛好,上面盖上一层白布,然后在通风处晾干。
接着再把晾干的桂花集中在一起,放入铁锅中文火慢烤,自然冷却后,用竹筷细心地挑去杂质。这时桂花的身形变小了,颜色变暗了,清甜的香味已收敛,收集起来盛在干净透明的玻璃容器中,一层桂花,一层绿茶,将桂花与绿茶混合,放在通风处几小时,让它们在自然的气息中慢慢融合好,最后压紧封严密封保存。数日后便成了一罐晶莹的桂花茶。
桂花茶将茶叶与桂花花瓣相拥“窖”藏,佳偶天成。桂花奇香是从骨子里渗出的,是坚定的,有力度的香,给人想象。李清照对桂花的评价很高:“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桂花的香和茶叶的香如经纬相织,难舍难分;桂花的明媚和茶叶的俊朗如佳人才子珠联璧合。再过七八天,就可以开封见茶了。
一杯沸腾的好水,就能在呼吸间还原出桂花奇香。水汽升腾,桂花的香气与绿茶的清香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顷刻间香气扑鼻。桂花怯怯地露着头浮上来,在黄绿色的水面上铺成一片,缓缓地释放着它们最后的芳香。
杯中,通透的花瓣尽展,喝一口,醇厚而有些甘苦,留连与唇齿之间,久久回味,往事也被一点点唤醒,生活便有了诗意。
花香,情浓,在秋月无边、秋露薄寒的夜晚,轻揽一缕桂香,它淡淡的悠悠的,秋愁也温馨起来,撒满了甜蜜,一丝丝,一缕缕,沁入心田,渗入肺腑,让人温婉。视觉上的享受与味蕾上的快感不停地蔓延,茶香花香抚慰人的神经。
宋代诗人苏轼在《浣溪沙》中描述了品尝桂花茶的情景:“莫将桂叶比琼花,琼花毕竟白无瑕。若教桂叶香相并,疑是姮娥降月轮。”每次晨练回家后,坐到阳台的小椅子上,泡一杯桂花茶,加一点新酿的花蜜,一小口一小口,无惊无澜地细细啜着,热茶冲鲜桂花,桂花茶的幽香,金秋,因一杯桂花茶,清雅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