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画家——张连贵
创始人
2025-05-08 02:29:33
0

张连贵(中国),男,祖籍安徽,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内蒙古分校书画专业。现为北京名典墨韵艺术中心副主席,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老年书画创作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会员,乌海市美术家协会理事,乌海市老年书画创作委员会副主席,乌海市乌达区美术家协会主席,乌海市北疆书画院名誉院长

美术作品多次在大赛中入选和获奖。其中:1991年,其根雕作品参加全国苏州根雕展荣获“二等奖”。2014年参加中国书画频道迎新春国画展,作品《爱心》被收藏。其美术作品由中国文史出版社编辑出版发行----《中国历代书画名家》(作品鉴藏张连贵卷)。论文《浅谈根雕艺术的独特魅力》、《浅论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传承与发展》先后在万方数据、龙源期刊上发表。

在写意花鸟画的艺术天地中,张连贵先生以独特的笔触与鲜明的风格自成一格。其作品不仅彰显着对艺术实践的开创性探索,更巧妙融合了豪迈大气与细腻飘逸的灵秀之美,宛如一幅个性鲜明的艺术自画像。每当谈及年少习画的往昔,他眉眼间总会不自觉地漾起孩童般纯粹的笑意,那份对绘画的赤诚热爱,自始至终未曾褪色。

张连贵先生始终以执着的信念深耕艺术领域,全方位锤炼着画家必备的素养。他对绘画的痴迷与坚守,化作笔下一幅幅饱含生命力的作品。正所谓“画品即人品”,先生为人真诚率直,这份特质在其画作中展露无遗——每一次提笔落墨皆慎重斟酌,每一根线条的勾勒都是内心的真实写照,不矫揉、不造作,尽显赤子之心。

步入张连贵先生构建的花鸟世界,扑面而来的是和谐与意趣交织的美妙图景。他独具慧眼,善于捕捉一花一物的天然意态,将神韵融入景致,把情感倾注于形态,于细微处见真章。在构图上,他巧妙运用条幅与方形画幅,于平朴中见奇崛,淡雅间显雅致,让画面韵味悠长,引人入胜。

观张连贵先生作画,流畅、柔和的线条中透着一股霸气与俊美,灵动的笔触间灵气四溢。花与鸟的顾盼生姿,搭配或浓或淡、或黄或青的枝叶点缀,在动静相宜间营造出静谧祥和的氛围。先生深谙“以形写神”之道,笔下花鸟形神兼备、栩栩如生,从构思到落笔皆独具匠心,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巧思妙想。

张连贵先生的绘画风格自由奔放,笔墨间流淌着清新质朴的气息,充满浓郁的生活情趣。他既有精准把握物象形态的高超能力,又能以高雅的笔墨格调营造出超然脱俗的意境,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为写意花鸟画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张连贵先生以简洁而精准的笔墨勾勒出山羊的轮廓。羊角弯曲且富有力度,生动展现出羊角的形态特征;羊的面部五官描绘细腻,眼神灵动,仿佛传递着温和、警觉等情绪,将山羊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身躯部分通过墨色浓淡变化,呈现出结构与立体感,四肢的姿态也生动体现出山羊的灵动与活力。

张连贵先生运用了典型的水墨画技法,以墨色的浓淡变化表现狗的毛发和身体结构。浓墨用于描绘狗的深色毛发和轮廓,展现出厚重感;淡墨则表现受光部位或较浅的毛发,使狗的形象富有层次感。运笔上,线条流畅且富有变化,尤其是在描绘毛发和四肢时,不同的用笔方式体现出画家的功底。

张连贵先生注重神似而非完全的形似,通过简洁的笔墨传达出物象的神韵和画家的情感。整体风格质朴、自然,体现了中国传统水墨画以少胜多、意境深远的艺术特点。

(文/田野)

欢迎点赞留言,喜欢老师作品随时留言联系我们。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 对于“千古一帝”这个词,想必大家并不陌生;但应该很少有人知道它的由来。最早出现在明代李贽的《藏书·世...
原创 赵... 一、引言 据《西园闻见录》载:赵云、文鸯,出入万众,单枪匹马,所向无前…… 这妥妥是在说,赵云和文鸯...
原创 清... 清政府的行动和对西方侵略者的种种讨好无疑是其消亡的重要原因。当外国敌人入侵时,他们没有考虑如何抵抗敌...
原创 1... 可能在开国将领中,有许多将帅没能参加1949年的新中国开国大典。原因很简单,在1949年10月新中国...
原创 原... 严正声明:本文素材来自《清朝皇帝录》一书,反对转载,拒绝伪史,保证没有任何政治联想! 每个朝代的发展...
美国历届总统之十六:亚伯拉罕·...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这个名字在美国历史上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不仅是第1...
原创 清... 历史上曾有不少会拍马屁的人靠着一口阿谀奉承的话获得上司的赏识,获得高官厚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唐玄宗身...
原创 朱... 靖难之役是明朝中早期叔侄争夺帝位的一场大战,这场大战整整打了四年之久,愣是把刚刚建立不久,百废待兴的...
原创 看... 说道唐朝的美人,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作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
原创 海... 不知为何,笔者作为一个历史作者,对北美洲国家海地的历史有着相当兴趣,之前已经写了很多篇海地历史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