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与成都市教育局联合主办,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共同承办的“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育浸润行动”2025年度成果展演在成都新声剧场落幕。本次活动作为文旅系统深度参与学校美育工作的标志性实践,展演集中展现了文化资源与教育阵地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为全市文教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育浸润行动”2025年度成果展演。主办方供图
据了解,该活动自去年启动以来,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充分发挥行业资源优势,联动全市文化单位、艺术团体,精选131位艺术名家及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组成共享教师队伍,涵盖戏剧、曲艺、民乐、现代艺术等8大类26小类艺术门类。通过“艺术家进校园”“非遗进课堂”等多元形式,深入521所中小学开展902场美育服务,惠及师生55万人次,让优质文化资源真正走进校园、浸润童心,打通了美育服务“最后一公里”。
本次成果展演以“初心启动”“筑基”“绽放”“繁茂”“向美而行”五大篇章串联,既有四川清音《小放风筝》、京剧《桃花村》、川剧《白蛇传·金山寺》等非遗艺术的童真演绎,也有诗舞朗诵《特教之光》、舞蹈《百鸟朝凤》等原创作品的温情呈现。艺术名家与学生同台献艺,静态展览与动态表演交相辉映,现场设置的蓝染、蜀绣、陶艺等学生艺术作品展区,更凝结了文旅资源赋能校园美育的实践温度。其中,由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推荐的梅花奖获得者刘露、陈巧茹等艺术家,通过“名师工作坊”模式手把手指导学生,让国粹艺术在校园落地生根,成为展演最亮眼的看点。
作为项目核心发起单位之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创新构建“文旅资源+学校教育+艺术家赋能”的三位一体美育生态,推动美育工作从“送美到校”向“种美于校”深度转变。通过“1名艺术家带N名教师、辐射一群学生”的赋能链条,将专业艺术资源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美育课程,既让偏远地区学生享有公平优质的美育机会,也为巴蜀文化传承培育了新生代力量。2025年,项目特别融入世运会主题内容,深化川剧、金钱板等非遗教学板块,开展美育活动400余场,惠及学生15万人次,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美育普及的双向赋能。
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社会参与”的美育教联体格局,推动更多优质文旅资源向县市新城学校倾斜,丰富美育课程供给,创新文教融合模式。未来,将以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文教融合”美育标杆品牌为目标,让艺术之美浸润更多青少年心灵,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打造新时代文化强市注入美育力量。(肖良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