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湖南四部作品获奖:打造湖湘精品 激发文艺创作新活力
创始人
2025-11-27 13:03:34
0

龙文泱 王一行 刘焱琳

11月4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艺术节在重庆闭幕,闭幕式上公布了本届艺术节评奖结果。

由湖南省文旅厅选送的四部作品喜获佳绩: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编剧吴傲君荣获“文华编剧奖”,湘剧小戏《一盏摊灯》荣获“文华节目奖”。同时,戏剧小品《新定军山》与常德丝弦《走马楼的小秘密》双双摘得“群星奖”,湖南群众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

湖南斩获两个“文华奖”、两个“群星奖”

本届艺术节,湖南有两台大型剧目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话剧《沧浪之水》,以及三个小型节目湘剧《一盏摊灯》、邵阳花鼓戏《提灯正传》及皮影戏《鸬鹚出逃记》共五部精品剧目入围“文华奖”终评。大型剧目和小型节目的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综合入选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最终斩获文华编剧奖和文华节目奖两个奖项,体现了湖南在剧本文学基础和小型节目创新方面的实力。

湘剧小戏《一盏摊灯》剧照。

其中,获得文华编剧奖的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植根传统、关照现实,展现了湖南花鼓戏独特的审美风范和表演特色。该剧通过明代憨厚农民蔡坤山与皇帝“遇饭”的奇妙经历,在妙趣横生的情节中展开了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可谓“一犁一锄”中见众生相。

长沙花鼓戏《蔡坤山耕田》剧照。(本文图片由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

一个盲女,一盏摊灯,却成为迷途者的引路明灯。湘剧小戏《一盏摊灯》剧情温暖治愈,“文戏武唱”的独特演绎让传统湘剧焕发全新生命力,获评文华节目奖。

戏剧小品《新定军山》剧照。

此外,戏剧小品《新定军山》与常德丝弦《走马楼的小秘密》,前者以传统京剧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展现文化传承中的代际对话;后者以常德丝弦为载体,通过祖孙三代的艺术情缘,生动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这两部作品摘得国家群众文艺领域最高政府奖“群星奖”,这是湖南时隔12年再度获得该奖项,标志着全省群众文艺创作迈上新台阶。

创作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

“第一次现场看湖南花鼓戏,特别有魅力,让人很开心!以后还会持续关注。”10月23日,成都东盟艺术中心,看完大型新编古装花鼓戏《蔡坤山耕田》后,一名成都观众由衷评价。这恰恰是《蔡坤山耕田》创作的初衷。

扎根生活、扎根人民,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过去,部分舞台艺术作品面临“获奖即巅峰,之后便沉寂”的困局。今年文华奖评选有诸多重大改革,如将参评剧目首演时间拓宽至十年内,更加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让更多历经市场检验、不断优化的作品被看见。

《蔡坤山耕田》便是这样一部戏。十多年前,湖南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约编剧吴傲君写个能够保留下来的演出剧目,特别强调要观众喜爱,不以得奖为目的。该剧在上演前便经过多轮修改,自2018年首演以来,坚持深入基层广泛演出,累计上演120余场,观演人数逾10万人次。其所到之处均反响热烈,不仅获得了第八届曹禺剧本奖,还成为“入湘必看”的文化新地标。

创作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本届文华奖还特设“文华节目奖”,评选出15个40分钟以内、类型多样的作品。这不仅是对文艺创作多样性的鼓励,更是对时代观演趋势的精准把握。

近年来,文旅消费模式正经历深刻变革,“小而美”、互动性强的小剧场、小节目受到广大群众喜爱。湖南文艺有小型作品创作的深厚土壤,通过一组“组合拳”提升小型作品的质与量。

政策引领,在每三年一次的湖南省创作规划中,明确将“三小作品”(即适合小剧场演出的小戏、小品和小节目)创作作为重点,引导文艺院团围绕时代主题、重要题材开展小型作品创作。加强扶持,强化剧本创作孵化和后续跟踪指导,从2024年起全省每年扶持小戏小品不少于30个,重点小戏小品创作扶持资金每个最高达20万元。节会激励,在湖南艺术节新创小戏展演中评选“田汉小剧目奖”,打造“百团百角”基层院团竞演活动、湖南戏曲春晚品牌,组织优秀小型作品每年下基层演出近万场。“十四五”时期,湖南创作小型作品200多个。其中,《组长扶贫》《一盏摊灯》等优秀小型剧本入选文旅部剧本孵化工程,小戏曲《一家亲》、木偶小戏《金色的鱼钩》等受到欢迎。

此次获评文华节目奖的湘剧小戏《一盏摊灯》便是湖南“三小作品”创作的代表作。中国文化报品牌创新中心主任刘淼认为,湘剧小戏《一盏摊灯》聚焦现实题材,运用戏曲的武戏技巧外化人物内心冲突,烛照人性幽微。

打磨精品、对接市场,新的起点再出发

聚焦“出人出戏出精品”,近几年,湖南省文旅厅通过抓战略定位、抓基础建设、抓市场培育,进一步激发国有文艺院团创新创造活力,营造精品迭出、市场活跃、氛围浓厚的环境。

拟定“三类分级、精准施策”和“三级联动、立体保护”的戏曲分类分级保护发展机制;持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推动工会系统所属剧场和国有文艺院团深化“团场合作”;以名家工作室、名校联培、后备人才、骨干人才四类实施项目为抓手,构建“后备孵化-骨干提升-领军打造”三个人才层次的精准化培育体系;“省市联动”引导培育市场化演艺新空间,鼓励国有文艺院团加强与小剧场合作,形成充满人间烟火气息的演艺新业态。

早在2023年初,省文旅厅便提出打造示范性文旅小剧场和推动小剧场精品剧目创作。省直文艺院团率先尝试,其中省花鼓戏保护传承中心的《新刘海砍樵》、省京剧保护传承中心的《一念·辛追梦》、省湘剧院的《聂小倩》平均每场上座率达90%,收入近千万元,取得较好市场反响,形成年轻人到长沙追戏的新文化现象。

今年年初,湖南演艺新空间(小剧场)建设进一步提质升级。省文旅专项资金支持国有文艺院团创作小剧场剧目,举办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活动等搭建平台,促进小剧场发展。民乐新场景《声旅》、小剧场剧目《湘遇·湘昆》,以及院团与博物馆跨界合作的音乐剧《她从长安来》、工业题材沉浸式舞台剧《丁香花》等市场反响不错。

10月24日,湖南省文旅厅又携手长沙市政府推出新的创举,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长沙市演艺新空间(小剧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长沙建设“演艺名城”,聚焦“三年百个小剧场”目标,力图通过“真金白银+多维赋能”,从规划引导、空间建设、业态集聚、内容创作、人才培养、市场推广等全方位发力,为青年艺术人才提供更优质的创作环境,为市民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以全国文华奖优秀剧目为榜样,发挥我省文华奖获奖剧目的引领与示范效应,借鉴先进经验结合我省文化和文艺创作特点,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湖南文艺创作将充分结合自身资源禀赋、艺术特色和人才特点,开展多样化创作,力争创作出更多扎根生活、贴近群众的优秀节目,为艺术创作生态注入新的活力。

责编:欧小雷

一审:欧小雷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

来源:华声在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吕文扬绘画大师乃画坛不朽传奇 当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将吕文扬的《共生之境》列为永久馆藏,当他独创的“叠彩皴擦法”被写入当代艺术教材,这...
全国知名女书法家邀请展(广东巡... 11月26日,“文化互鉴 美美与共——全国知名女书法家邀请展”广东巡展在东莞长安开幕。展览汇聚全国百...
“三城墨韵 书道同源”西安·庆... 11月27日,“三城墨韵 书道同源”西安·庆阳·乌海三地书法创作交流展在庆阳市美术馆开展。市委常委、...
“童心筑梦 星耀黄石”2026... 2026年少儿艺术盛典暨黄石市少儿春晚 小主持人招募 - 童心筑梦·星耀黄石 - 开始啦!!! 新 ...
域见上海 域见静安 | 全域漫... “艺术苏河”2025展演季 “演艺荟萃”板块圆满收官! 作为本次盛宴的核心亮点,近一个月来,南京西路...
独家连线|被爱马仕青睐的艺术家... ✍🏻“那些‘奇怪得恰到好处’的作品,让人百看不厌,它们充满张力、想象力与趣味,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
《哥特王朝》原作艺术家批评重制... 《哥特王朝》系列原作团队成员、2001年初代游戏的核心3D艺术家之一Markus Kark近日在社交...
香港消防员何伟豪殉职后,女友关... 11月26日,香港新界大埔屋邨宏福苑多栋住宅楼发生火灾。截至发稿前,火灾已致55人遇难,其中包括消防...
本周新书推荐 2025年第48... 27 星期四 2025年11月 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1月24日-11月30日(第48周...
专家解读 | 2025年前三季... 一、全国文旅市场持续稳定向好,市场结构有所分化2025年第三季度,随着暑期出游需求集中释放,长线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