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茶客,经常听到有人说,最近买了一款XX茶,发现是次品茶,没有一旦茶香味,茶梗有多,茶叶色杂,泡不开!避免购买次品茶的核心是 “选对渠道 + 现场辨别 + 售后保障”,从源头规避风险,同时掌握实用技巧降低踩坑概率。我们判定一款茶是否为次品茶,都是从这几个方面去甄别!

1. 干茶外形:
匀整度差:优质茶叶条索整齐、完整度高,茶叶大小、粗细、长短均匀。次品茶则杂乱无章,有大量茶梗、黄片(老叶片)或茶碎末多、有茶末结块 !
色泽异常:
茶叶颜色发暗,没有鲜活感,通常是陈茶或受潮茶。
如果颜色绿得特别鲜艳(尤其对于绿茶,),甚至不自然,要警惕是添加了色素。比如绿茶中有大量黑条、红梗红叶,说明制作工艺不当(如发酵过度或杀青不足)。
茶汤汤色:
优质茶的茶汤通常是清澈、明亮的。如果茶汤浑浊、有大量悬浮物,可能是工艺问题、储存不当或杂质多。茶汤颜色暗沉,没有通透感,往往是陈茶,茶汤表面浮着一层类似油膜的物质,或静止后仍有不散的泡沫,可能是茶叶被污染或含有杂质。
叶底(冲泡后的茶叶):优质茶叶柔软有弹性、能慢慢舒展,而且颜色均匀。次品茶叶底缺乏弹性,不能自然舒展,软烂,僵硬、发硬,或一捏就烂。而且叶底颜色花杂,有红边、黑黄夹杂等,茶叶冲泡后开,仍然紧缩,可能是原料过于粗老或制作问题。

闻其香,辨其味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闻到任何霉味、酸馊味、烟焦味(非正山小种等特定工艺产生的松烟香)、灰尘味、化工品味,都是次品茶的明确信号。 香气淡薄或无香,干茶闻起来几乎没有香气,或者香气很弱,说明茶叶品质差或存放太久。 有些变质茶会通过高火烘焙来掩盖异味,闻起来只有一股焦糊的“火工香”,没有茶叶本身的品种香和工艺香。
香气不能持续到后续几泡,很快消失。鼻子闻着香,但喝到嘴里感觉不到香气,即“香不入水”。 而且热水会激发和放大茶叶的缺陷,如果在热嗅时闻到明显的霉味、仓味等,绝对不能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