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泾漪 画作/傅继英
傅继英老师的书法艺术早已在业界留下深刻印记,1995年分别在荣宝斋、炎黄艺术馆举办的《三人行》当代中国水墨艺术家作品邀请展,1997年中国美术馆与北京大学共同呈现的 “百年校庆书画作品邀请展”,都曾见证她笔墨中的人文情怀与艺术造诣。而其书法作品 “惟善为宝”,更将这份艺术积淀与人生智慧融为一体,笔墨苍劲有力,气韵贯通古今,寥寥四字不仅是书法艺术的凝练表达,更蕴含着穿越时空的人生哲思。这四字箴言如同一盏明灯,提醒世人在追名逐利的喧嚣中,守住最本真的精神财富。善念与善行,方能获得真正的长久与安宁。


“惟善为宝”在于揭示了财富的本质与人生的真谛。世间有形之财,如金银珠宝、权势地位,皆如过眼云烟,或因世事变迁而消散,或因人心不足而沦为负担。而善念如种子,播撒于心田便会生根发芽,滋养生命的根基。善行如流水,润泽他人之时亦能净化自身。善的珍贵,在于它不可量化却能无穷传递,它无法标价却能滋养灵魂。


善可化心,让浮躁的心灵归于沉静,让冷漠的情感变得温润,在得失起伏中保持内心的平和。善可济人,小到举手之劳的帮扶,大到挺身而出的担当,点滴善意汇聚成河,便能照亮世间的角落,消解隔阂与冷漠。更为可贵的是,行善无需刻意强求规模,一句真诚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援手,皆为至善。为善不必执着回报,正如春风化雨无声,善意的传递自会形成温暖的回响,终会回馈到自身。这便是 “惟善为宝” 的核心要义:以善为立身之本,方能行稳致远。以善为处世之道,方能收获真正的富足。


傅继英老师的 “惟善为宝” 书法,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与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诸多场所的理想悬挂之作,且寓意各有侧重。在家庭客厅悬挂,既是对家风的彰显,也时刻提醒家人以善相待、邻里和睦,让善意成为家庭的精神纽带,滋养每一位成员的心灵;在企业办公室或会议室悬挂,可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指引,引导员工诚信经营、善待客户、关爱同事,以善念凝聚团队力量,以善行赢得市场认可,让企业在良性发展中基业长青。


在学校教室或图书馆悬挂,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导他们明辨是非、友善待人,将善念融入学习与生活,成长为有温度、有担当的人。在社区服务中心或公益组织场所悬挂,既是对公益精神的诠释,也能激励更多人投身善举,传递爱心与温暖,让社区充满互助友爱的氛围。在个人书房悬挂,则可作为自我警醒的箴言,提醒自己在独处与前行中坚守善念、践行善行,在浮躁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澄澈与坚定。


无论是何种场所,傅继英老师的 “惟善为宝” 书法都不仅是一件艺术藏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引领。它以笔墨为媒,将 “善” 的珍贵与力量传递给每一位观者,让人们在欣赏书法艺术之美的同时,铭记:世间最恒久的财富,从来不是物质的堆砌,而是心中不灭的善念与一生践行的善行。惟善为宝,方能让生命温润,让世界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