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25日报道:近日,《藏象空明话晚烟:大憨个展》在宝龙美术馆拉开帷幕。作为中国当代禅意艺术领域的代表性艺术家,大憨打破传统笔墨桎梏,以中药、食材、植物、珍珠等自然现成物为创作媒介,将中国传统哲学智慧与西方现当代艺术语言精妙融合,在作品中注入二十载修行沉淀的生命体悟,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视觉张力与精神深度的艺术盛宴。

从画布到古寺:一场跨越半生的艺术修行
1967年生于福建永安的大憨,自幼便与绘画结下不解之缘。12岁踏入少年宫美术班启蒙,16岁拜师精进技法,22岁考入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油画专业系统研习西画,扎实的学院派训练为其打下深厚的艺术功底。毕业后,他执教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在三尺讲台上传道授业,与学生结下深厚情谊。

2002年3月,一场人生转折让大憨的艺术轨迹迎来全新维度——他在浙江雁荡山寿昌古刹正式剃度出家,从此在青灯古佛旁开启修行之路。2005 年 7 月,他来到浙北德清有着一千六百年历史的高峰禅寺,以十四年光阴躬耕古寺再造:开山凿路、打井取水、修缮屋宇、绘制壁画,一砖一瓦皆亲力亲为,让古寺在原遗址上重焕生机。如今,在打理寺院事务之余,大憨仍坚守艺术创作,通过管理书画院普及艺术文化,践行 "以艺渡人" 的初心。
本次展览以 "藏象" 为核心创作理念,凝聚了大憨对艺术本质的深刻洞察。在他的创作中,始终贯穿着实像与幻相的交织、表象与本质的呼应 —— 所谓 "藏象",即隐匿于直观形态之下的真实内核,是超越视觉表象的精神表达。这种艺术追求恰如展览标题所传递的意境:在对 "藏象" 的探索中抵达 "空明" 的精神境界,其艺术感染力如 "晚烟" 般轻柔弥漫,却直抵人心深处。

"艺术不应止于视觉的愉悦,更应成为观照内心、思考生命本质的媒介。" 大憨的作品正是如此,既以独特的材料语言保持着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又蕴含着对生活本质、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让观众在欣赏中获得精神的沉淀与升华。
本草入画:自然材料的生命力与时间印记
大憨的创作以极高的辨识度立足当代艺坛,其核心突破在于对创作材料的革新 —— 他将中草药、茶叶、植物、矿物等看似寻常的自然之物纳入艺术视野,不刻意改变材料本质,而是顺应其固有特性,通过火烧、日晒、月染、雨淋等自然手法处理,让材料在作品中释放独特生命力,同时注入时间的痕迹与不确定性。

展览中的《本草纲目》系列,是这一创作理念的集中呈现。谈及创作缘起,大憨回忆道:"2005年12月,画室里遗留了几包中药,出于惜物之心不忍丢弃,便萌生了用中草药作画的想法。" 这次偶然的尝试,让自然材料与艺术创作的联结在他心中扎根。2016至2017年间,他以明代医学家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为灵感,选用植物、矿物、草本、木本等多种中草药为核心材料,结合自然技法完成了该系列作品。

"中草药能滋养身体,而艺术可滋养心灵,用这种材料创作恰是两种滋养的呼应。" 大憨如此阐释创作初衷。在他的笔下,枸杞的嫣红、陈皮的赭黄、荷叶的青绿、矿物的沉静,不仅构成了丰富的视觉层次,更承载着 "天人合一" 的东方美学意境,让每一件作品都成为自然、时间与心灵的对话。

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为观众带来自然材料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传统与当代、具象与抽象、物质与精神的碰撞中,展现禅意艺术的多元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