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山河+讯(记者 南丽江)11月15日至17日,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座谈会在福建武夷山举办。此次活动的核心目标是落实洛阳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工作推进会精神,深化沿线城市协作,为2030年联合申遗窗口期凝聚共识、夯实基础。
作为继丝绸之路后跨越亚欧的重要商贸与文明纽带,万里茶道南起武夷山,北抵俄罗斯圣彼得堡,全长1.4万公里,见证了400余年的东西方文化交融。武夷山作为茶道起点与核心遗产地,留存有茶园、古驿道、下梅古村等100多处文化遗存,在联合遗产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
11月16日上午,座谈会开幕式在武夷山市会展中心举行。在仪式环节,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武夷山市博物馆三方签订共建共享协议,为遗产保护修缮、联动宣传筑牢机制保障。开幕式后,参会嘉宾赴下梅村古民居、赤石村码头、国家公园母树大红袍等核心遗产点实地调研,近距离感受武夷山双遗产优势与茶道文脉的深度融合。
11月17日,联盟第三届理事会与研究交流会在苏闽酒店召开,冯晓光、董竹馨、赵建平三位专家分别以《横跨亚欧茶路经纬》《从历史商路到文化线路》《万里茶道的故事》为题,深入解析茶道的路网格局、时空演变与人文内涵,为申遗提供理论支撑。
此次座谈会是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深化协作的重要实践,构建起沿线8省21家国保单位联动的交流平台。通过协议签订、学术研讨、遗产调研等多元形式,进一步强化了“保护为主、传承发展、合作共赢”的共识。太原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伟表示,万里茶道是晋商和沿线商人和衷共济打造的,是中俄文化交流、商业文明的重要管廊,太原市牵头万里茶道沿线省市文博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国保单位文化联盟已有三年,共同见证茶马古道与现实碰撞焕发出生机活力。当下,晋闽携手万里茶道沿线文博国保单位要以文物为魂,加强文化交流互鉴,广交朋友圈,提高传播力,扩大影响力,争取早日申遗成功,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更好的惠及人民群众。
本次活动由万里茶道联合申遗办公室指导,万里茶道国保单位文化联盟理事会、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太原市文物局主办,武夷山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晋商博物院、中国青砖茶博物馆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