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新闻网吕梁讯 冬阳送暖,墨彩飘香。2025年11月16日上午,“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大美中阳系列活动的重磅篇章——“笔绘田园风光 定格乡村诗意”之《弓阳·神圪垯写生作品展》在中阳县刘志强艺术馆正式拉开帷幕,中阳县各文艺协会成员、知名艺术家及乡村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奔赴这场“以画为桥、对话乡土”的文化盛宴。
采风创作:脚沾泥土,捕捉乡村灵魂
展览的源头,始于一个多月前的一次艺术远征。中阳县美术家协会的艺术家们背起画板,踏着晨露,走进了弓阳村与神圪垯村的田间地头,他们以西山下翻涌的金色麦浪为调色盘,以南川河畔袅袅升起的炊烟为水墨,以古村落斑驳的青砖黛瓦为线条,进行了一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创作实践。
“这些作品不是闭门造车的想象,而是我们与土地、与乡亲们对话的结果。”中阳县美协主席刘中安在介绍采风过程时感慨道。艺术家们不仅用画笔描绘自然风光,更将视角聚焦于乡村的生活细节——老乡们淳朴的笑脸、田间地头的劳作场景、村落中流淌的岁月痕迹,都被细腻地捕捉并融入作品。一笔一划之间,凝聚的是对乡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真挚情感,最终成就了一批“有温度、有故事”的写生精品,为此次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基石。
观展交流:以画为媒,引发情感共鸣
开幕式后,嘉宾与观众们信步展厅,在一幅幅饱含深情的画作前驻足欣赏。西山下翻滚的麦浪、南川河畔升腾的炊烟、古村老街沉淀的砖瓦,以及乡亲们劳动时的生动瞬间,在艺术家的笔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这幅《神圪垯晨雾》让我想起小时候的村子,连空气里的湿润感都画出来了!”一位乡贤望着画作感慨。
展厅内,观众或低声交流感悟,或举起手机记录精彩画面,不少人表示,这些作品让他们重新发现了家乡不曾被留意的美,也为乡村文化振兴的成果感到由衷振奋。“这些作品既有田园诗意,又有时代气息,展现了艺术家‘脚沾泥土、心向人民’的创作态度,为中阳文旅融合注入了强劲文艺动力。”吕梁市美协主席张惜赞叹道。
研讨赋能:思想碰撞,绘就艺术蓝图
当日上午11时,与会嘉宾与艺术家代表在艺术馆第三展厅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大家围绕“艺术如何更好服务乡村”、“写生创作与文旅融合的实践路径”等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中阳县美协成员提出,“艺术介入乡村”潜力巨大,未来可尝试将写生作品转化为文创产品或旅游宣传册,让更多人能够“带着画里的中阳去旅行”。吕梁市书协代表则建议加强校地合作,吸引高校艺术生定期驻村写生,为乡村带来持续的文化活力。
据悉,本次《弓阳·神圪垯写生作品展》将展至12月16日,在刘志强艺术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此次活动为“文艺赋美乡村”提供了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样本,中阳县将继续深耕本土文化沃土,让艺术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软实力”与内生动力。
正如展览前言所寄予的美好愿景:“愿每一幅画,都能成为读懂中阳的诗;愿每一次驻足,都能点亮乡村振兴的梦。”这场以笔为媒、以乡为题的对话,仍在继续——它正以艺术的温度,为中阳的美丽乡村描绘更加绚丽的未来。(霍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