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本康熙年的“顶级IP”
如何风靡瓷器圈?
何处能觅得一座跨越千年的英雄画廊?
答案或许就藏在
首都图书馆馆藏的一部清刻本《南陵无双谱》中
泛黄纸张上
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
苏武北海牧羊的坚贞
李白对月饮酒的飘逸……
四十位千古风流人物
在金古良的刀笔与朱圭的刻工下重获生命
这部被誉为“清初版画力作”的奇书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让一段段不朽传奇定格于方寸之间
供后人永续瞻仰

首都图书馆馆藏 《南陵无双谱一卷》,是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刊刻的浙派版画力作,由绍兴画家金古良绘像、康熙御殿刻工朱圭镌刻。
《无双谱》的创作者金古良,绍兴人氏,又号南陵居士,是清初著名人物画家,曾师从一代宗师陈洪绶。他自诩此谱“天下无双”,并非虚言。从西汉开国谋士张良,到南宋末代忠臣文天祥,金古良精心遴选四十位“独一无二”的人物。他们身份各异——帝王将相、忠臣孝女、诗人隐士,甚至石匠安民,皆因某一特质而卓然独立于青史。每个人物旁均配有墨书题记,简述其生平事迹,使读者在图与文的呼应中,感受这些传奇人生的动人之处。

《无双谱》(清初浙派版画)
这些举世无双的四十位名人分别是:1张良、2项羽、3伏生、4东方朔、5张骞、6苏武、7司马迁、8董贤、9严子陵、10曹娥、11班超、12班昭、13赵娥、14孙策、15诸葛亮、16焦孝然、17刘谌、18羊祜、19周处、20绿珠、21陶渊明、22王猛、23谢安、24苏若兰、25花木兰、26冼夫人、27武则天、28狄仁杰、29安金藏、30郭子仪、31李白、32李泌、33张承业、34冯道、35陈抟、36钱镠、37安民、38陈东、39岳飞、40文天祥。

班超
张骞


董贤

首都图书馆馆藏 《南陵无双谱一卷》,图示为李白。
《无双谱》最令人称奇之处,在于其匠心独运的“对页”设计。当读者翻过描绘李白的正面画像,背面竟是一朵形态与诗人轮廓完美契合的莲花,暗合李白“谪仙人”的超凡脱俗;苏武持节北海的坚毅形象背后,三只绵羊的造型恰能与人物轮廓重合,既呼应“苏武牧羊”的典故,又形成精妙的视觉观感。这种正反相映、形意相生的设计,超越了单纯的插图功能,使阅读成为一场充满惊喜的发现。
艺术上,《无双谱》堪称浙派版画的巅峰之作。金古良笔下的人物,造型夸张而不失神韵,线条流畅而富有张力。无论是诸葛亮的睿智从容,还是花木兰的英姿飒爽,皆栩栩如生。镌刻者朱圭乃康熙御殿刻工,刀法精妙,将原画的笔意墨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每幅画像还配有金古良创作的乐府诗,朗朗上口。学者毛奇龄在序言中盛赞此谱“是谱名无双,而实具三绝,有书有画又有诗也”。


瓷器上的《无双谱》
《无双谱》的价值远不止于艺术领域。自康熙朝起,谱中人物形象便成为瓷器纹饰的经典题材,尤其在道光至同治年间风靡一时。瓷器上的“无双谱”纹样通常图文并茂,将历史人物的精神气概融入日常器物,使高士风骨走进寻常生活。这种跨媒介的传播,不仅证明了《无双谱》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更体现了清代视觉文化的丰富性。
首都图书馆所藏这部《南陵无双谱》,作为清刻本,保存了原作的神韵与精度。在版画史上,它承前启后,对后世版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文化史上,它如同一部视觉化的“英雄谱”,重塑了中国人对历史人物的集体记忆。当我们今天凝视这些线条分明、气韵生动的画像时,不仅是在欣赏清初版画的精湛技艺,更是在与那些定义了中国精神高度的“无双”灵魂对话。
这部古籍之所以珍贵
正因为它让我们相信:
在历史的星空中
总有一些人
他们的品格、他们的作为、他们的精神
实实在在,天下无双
展览信息:
淡墨写出无声诗
——首都图书馆藏古籍木刻版画展

时间:2025年11月1日至11月30日(周二至周日10:00-20:00)
地点:北京城市图书馆古籍文献馆北京市典籍博物馆
内容:“画是无声诗,诗是有声画。”本次展览聚焦古籍中所蕴含的中华智慧和人文精神,以馆藏古籍木刻版画文物为素材,结合数字技术,生动展现版画内容之宏富、风格技法之多变,呈现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图景。展览选取展品76种,其中善本多达55种,珍稀版本29种,皆是岁月沉淀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