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用画笔描绘星河与未来,
将东方的文化元素融入科幻的世界。
他既是中国科幻插画的重要推动者,
也在东方想象与现代幻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著名科幻艺术家
Renowned Science
Fiction Artist
赵恩哲
赵恩哲——国际著名科幻艺术家
亚洲首位获得世界科幻最高奖“雨果奖”的职业艺术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评委会主席。中国电影美术学会CG艺术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CCAC中国CG艺术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世界华人科幻协会理事。。世界科幻大会——雨果X学院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美学发展基金艺术插画专业委员会委员。GGAC全球游戏动漫美术概念大赛评审委员
他被誉为“中国科幻绘画第一人”。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美术奖”“最佳图书奖”。百万钓鱼城科幻大奖科幻艺术家成就奖。最佳绘画奖。多次入选全球顶级幻想艺术年鉴“光谱”《Spectrum》。作品多次收录于国际权威CG年鉴《EXPOSé》。著有国内首部科幻画集《星渊彼岸》。
2025银河科幻大会

金秋时节
2025银河科幻大会盛大开幕
2025年9月19日至21日,四川成都科创生态岛再次成为科幻迷们的聚集地。2025银河科幻大会隆重启幕,这一大会前身是创办于1991年的“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大会”,至今已走过三十余年历程,被誉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科幻盛会。今年,大会以“未来之前·畅享未来”为主题,携手第36届银河奖,共同迎来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幻嘉年华。
在众多参会嘉宾中,科幻美术家赵恩哲的亮相格外令人期待。他曾多次获得银河奖与华语科幻星云奖,作品以视觉语言探索东西方科幻的融合与东方浪漫主义的哲学意境。此次他与刘慈欣等中外知名作家、艺术家共同参与大会活动,为“银河奖四十周年纪念展”与相关交流带来独特的艺术视角。
在这片“中国科幻之都”的星空下,思想与艺术交汇,科学与幻想同频,2025银河科幻大会再次点燃了属于未来的光芒。
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
2025年9月20日,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上正式揭晓。在“纪念中国科幻电影100周年”的主题氛围中,来自全国的学者、艺术家与创作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年度盛事。作为华语科幻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奖项之一,星云奖不仅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也承载着中国科幻文化走向世界的愿景。

2025科幻星云嘉年华开幕式

中国科幻领军人物刘慈欣、星云嘉年华执委会主席董仁威宣读颁奖词

穆之飞主持,赵恩哲,黄光剑,郭宇,金霖辉出席
《画布·荧幕·新未来:中国科幻美术与电影的百年交响》圆桌论坛

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斯日古楞,2023雨果奖获得者、科幻艺术家赵恩哲,GGAC数字艺术大赛与平台创办人林永民共同发布《星空礼赞: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作品》
在星云奖典礼的光环下,赵恩哲也带着他的全新力作出现在公众视野。在颁奖盛典的舞台上,新书发布引发关注。书中既有星河幻想的恢弘画面,也融入东方美学的独特意象,展现出他作为科幻艺术家的探索与坚持。


第十六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组委会主席赵恩哲宣布开奖
本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由著名科幻艺术家赵恩哲担任美术奖评审主席。他以多年在国际舞台的创作经验和对东方美学的独到见解,为评审工作赋予了权威性与前瞻性。从参赛作品的多样呈现,到最终获奖者的诞生,赵恩哲不仅见证了新一代科幻艺术家的成长,也在“东方幻想”的语境下,为中国科幻视觉艺术开辟了新的方向。
2025科幻星云论坛视频-此视频来自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根据大会公布的数据,本届星云奖影响力创下新高:微博话题相关阅读量突破9000万次,五大洲超过300家海外媒体报道,全面提升了中国科幻艺术在国际舞台上的关注度。其中,美术奖更因参赛规模空前、投稿数量创新纪录,成为本届最受瞩目的奖项之一。
在星云奖舞台上
他既是引路者 也是倾听者
在今年的美术奖征稿阶段,他多次发声号召创作者投稿。他强调:
所有在 2024 年 1 月 1 日之后完成或首次发行的,已出版或未出版的,以科幻、幻想、超现实等为主题的数字艺术作品,都有资格参加美术奖评选。
显然,他希望把更多可能性与包容性带入星云奖的美术奖,让新人、跨界者、实验者有更多机会被看到。
在 9 月 20 日的颁奖典礼上,他在微信里写道:
感谢董老和星云奖组委会的大力支持……感谢 GGAC 和所有评委老师……
让我们今年星云奖美术奖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他祝贺每一个获奖艺术家,也借用苏轼诗句共勉:“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星云奖的舞台上,他既是引路者,也是倾听者。

典礼结束后,赵恩哲又出现在“中外科幻名家签售”活动现场。此次活动由成都科创生态岛、京东图书与《科幻世界》联合举办,以“拿起书 我住世界”为主题。他与多位作家、艺术家一同与读者近距离交流,在签名与对话间,让科幻的想象继续延伸。
第三十六届银河奖
银河之夜闪耀,科幻艺术薪火相传!

9月19日晚,第36届银河奖颁奖典礼在成都科创生态岛隆重举行。今年正值银河奖创立40周年,这一由《科幻世界》杂志社于1985年创办的奖项,被誉为中国最具历史感与影响力的科幻奖项,设立至今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学与艺术的成长与蜕变。


作为与银河奖有着深厚渊源的艺术家,赵恩哲多年来始终参与其中。从当年的获奖者到如今的颁奖嘉宾,他在微博中感慨:“银河奖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科幻共同体。”在他看来,银河奖不仅是中国科幻人一年一度的盛会,更是一种薪火相传的象征。正是在这一平台上,他逐渐确立了“东方科幻美学”的创作方向,并将推动中国科幻艺术走向世界作为自己的使命。
银河奖:理想主义的灯塔
说起银河奖,在中国科幻的荣誉体系中,银河奖几乎代表着科幻文学与艺术的最高水平。对赵恩哲而言,它不仅是一座荣誉殿堂,也是一种责任与信。
2025年9月,他在微博里写下:
“第一次踏入银河奖颁奖现场时,那种奇妙的熟悉感至今记忆犹新……银河奖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是一个充满理想主义的科幻共同体。我暗自立下誓言:以推动中国科幻艺术走向世界为使命。”

赵恩哲老师作为颁奖嘉宾出席
在多个年份的银河奖中,他不仅是参与者,也是见证者:从领奖到为新人颁奖,都在这个舞台上,他与中国科幻人的理想与情怀交织、回响。正因为有他、也因为有无数像他一样执着的创作者,银河奖才不仅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
历年星河辉映
赵恩哲的中国科幻银河奖

2021年
第32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 赵恩哲的画集 / 图像小说作品 《星渊彼岸》 获得“最佳相关图书奖。

这部作品结合了东方科幻元素和西方科幻经典,注入东方浪漫主义哲学思考,以图像小说形式呈现,引领科幻领域东西方价值观的重要探索。自问世以来,得到航天科学家、科幻界众多机构、作家、电影人、动画、游戏从业者和数字艺术家的高度推崇,最终荣获2021年中国科幻银河奖。
2018 年
第29届中国科幻银河奖 —— 他为《科幻世界》2017年第1期封面所作美术作品获奖(银河奖美术奖)。


▲获奖美术作品《能源灯塔》
2017 年
第八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 其封面作品《千年战争》获得“最佳美术作品银奖”

▲ 获奖美术作品《千年战争》
2016 年
第七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 因其为长篇科幻小说《银河之心 III:逐影追光》所创作的封面作品,获得 最佳美术作品银奖。

▲获奖作品《银河之心III:逐影追光》
多年以后,也就是2023他又成为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得主,这不仅进一步巩固了他在国际科幻视觉界的地位,也使得他在国内银河奖、星云奖等平台上的影响力更加深远。

赵恩哲老师在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获得第81届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奖,雨果奖是世界科幻领域的最高奖项,以表彰在科幻/奇幻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团体。世界科幻大会与雨果奖颁奖首次在中国举办,吸引了广泛的全球参与,创下了有史以来非英语会员参与最多的纪录,也加强了华语科幻作品的全球关注。
在科幻世界里生根
奖项、封面与共情
赵恩哲与《科幻世界》的关系,远非简单的艺术供应商与刊物合作。他不仅为其多期杂志绘制封面,更为包括格雷格·贝尔三部曲《永世》《天使女皇》《移动火星》在内的国际硬科幻巨著设计过封面。根据公开资料,他一直是国内科幻出版与国际科幻小说封面设计领域的活跃面孔。

▲2025科幻世界封面——《硅基丰碑》

赵恩哲曾为《科幻世界》持续创作封面,每一次封面背后,他都会与编辑反复沟通故事内核、世界观、情绪表达,不单是“画一张好图”,而是“画一个可以共情的故事”。

▲2023年10期《科幻世界》
上图是2023年10月的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上,他以成都蜀地风貌与未来科技交织为灵感,为《科幻世界》创作了一期封面,他将雪山、城市、外太空文明的环融为一体,体现人与城市、科幻与烟火的共生。

▲2018年7期《科幻世界》封面

▲2019年2期《科幻世界》封面

▲2019年12期《科幻世界》封面

▲2021年7期《科幻世界》封面

▲2021年12期《科幻世界》封面

▲2023年06期《科幻世界》
这个“与科幻世界共情”的立场,也让他在科幻圈里不仅是一个创作者,更是一个推动者与守护者。
与《科幻世界》的“亲人”关系
在一次 2024 年 12 月的对谈中,赵恩哲谈及他与《科幻世界》的“亲人”关系:
“第一幅画是《科幻世界》的资深编辑找到我……画完之后美编比较认可,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我和《科幻世界》的各位老师,建立了这种亲人一样的关系,也达成了一起推进这一件有意义的事……”
这段话体现出他对这份合作的情感深度——那不是单纯的业务往来,而是艺术与理想共鸣的长久联结。
▲科幻世界的访谈
他进一步谈到,封面创作不仅仅是“画张好图”,而是如何“画出共情的故事”。每一次封面,他都与编辑反复沟通文字内核与情感张力,将美术与文学、视觉与叙事紧密结合。

▲赵恩哲为《移动火星》中译本创作的封面

▲为美国当代硬科幻科幻大师格雷格·贝尔所绘制的硬科幻小说《永世》封面

▲赵恩哲为罗伯特·索耶《星丛》中译本创作的封面

▲格雷格·贝尔硬科幻小说三部曲《天使女皇》
让青年与艺术同行
“艺术需要下沉,孩子才是毕加索。”
赵恩哲常常这样提醒自己。一个民族国力与经济的崛起,必然伴随着文学与艺术的复兴。而孩子,作为民族未来的造梦者,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始终是最重要的课题。近年来,无论是重庆“聚焦中国青少年科幻文学高地建设”的研讨会,还是第七届上海科幻影视论坛,都在强调新生代作者与读者在科幻艺术中的重要地位。

下面便是赵恩哲参与的
系列面向青少年的活动
《科幻美术创作人才培养》 探索艺术与科技融合新路径
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4年资助项目
2025年8月17日,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支持的《科幻美术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成果展暨研讨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拉开帷幕。该项目聚焦于艺术与科技的交汇,旨在推动数字艺术、科幻美术的跨界创新,为年轻创作者提供学习与展示的平台。

作为该项目的核心导师之一,赵恩哲不仅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在教学与分享中展现出独到的艺术眼光。他结合多年在银河奖与星云奖上的获奖经历,引导学员们探索科幻美术的多元表达,推动东方美学与国际视野的融合。在成果展现场,他的作品与学员创作一同展出,充分展示了科幻美术在未来艺术生态中的潜力。

这一项目的落地,既是对北京文化艺术基金“扶持原创、培育人才”宗旨的实践,也见证了赵恩哲在科幻美术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新教育科幻文学大赛 颁奖典礼在重庆举行
2025年7月27日,全国首届青少年创新教育科幻文学大赛颁奖典礼在重庆巴蜀科学城中学校举行。赵恩哲作为科幻艺术家代表,以支持者与关注者的身份参与本次活动,与众多科幻作家与教育专家一起见证全国青少年创作的蓬勃力量。他认为,科幻不仅是未来的文学与艺术,更是一种塑造未来的力量,而青年正是这份力量的起点。

颁奖仪式上,济南出版社、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等机构及雨果奖得主赵恩哲现场捐赠了珍贵科幻专著与插画,以支持科幻教育探索。

全国少儿科幻联盟·闽科创研基地成立 “科幻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出版沙龙举办
2025年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期间,全国少儿科幻联盟·闽科创研基地在福州揭牌成立,并举办“科幻构建科学教育新生态”出版沙龙。活动由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全国少儿科幻联盟、重庆市青少年作家协会联合主办,旨在推动科幻与教育、出版的深度融合。

活动现场举行了创研团队和专家聘任环节。赵恩哲作为国际知名科幻艺术家,受聘为基地艺术领域指导专家,与心理、教育等领域的学者共同为基地建设提供跨界支持。这不仅彰显了科幻艺术在科学教育生态中的价值,也为青少年带来更具启发性的创作资源和想象力引导。出版沙龙环节则从影视转化、心理教育和跨学科融合等角度展开研讨,为基地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从灵感到实践 鲲鹏奖科幻创作指导活动
2025年7月22日至8月12日,第五届“鲲鹏青少年科幻文学奖”线上创作指导系列活动成功举办。这场跨越小说、诗歌、插画与短视频的创作盛会,邀请了多位知名作家与艺术家担任导师,为青少年创作者提供了多角度的专业指导与交流平台。

在8月1日举行的科幻插画创作分享会上,赵恩哲担任主讲嘉宾。他结合个人画集《星渊彼岸》的创作实践,系统阐述了科幻插画的构思路径与操作经验。他强调,原创性与画面细节是插画艺术的根本,而任何工具都只是辅助,真正永恒的是创意与故事本身。同时,他分享了从手绘到数字创作的转变历程,提醒青年创作者应摆脱“匠人思维”,善用新工具提升效率的同时,更要注重作品背后的逻辑与内涵。他指出:“你画的所有东西背后一定要有故事,工具迟早会被替代,而创意才是永恒的。”
《未来少年派》 的“星空引路人”
由赵恩哲与少年儿童出版社刘婧老师共同打造的《未来少年派》封面和杂志,成为他们送给所有未来少年的特别礼物,也标志着赵恩哲以“星空引路人”的身份,将科幻艺术理念带入青少年的学习与创作中。这本杂志横跨文理工多学科,聚焦未来学多个领域,通过科幻漫画、科普故事等形式,充当前沿技术的“翻译官”,实现艺术与科学的有机融合。它不仅为孩子们提供中国式科幻启蒙,激发科学兴趣与想象力,也为新生代作者和读者搭建了生动的实践平台。赵恩哲在杂志中写道,每个少年心中都有一个小宇宙,想象力让孩子和大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他提出“艺术下沉”的理念,强调真正的艺术应与观众共情,并通过大众化传播,让艺术走进千家万户。


▲赵恩哲画的《未来少年派》7月刊封面
在2025年7月刊“跟派宝一起学画科技画”专栏中,赵恩哲引导“小小探险家”注奇异地形或自然现象,通过艺术表达个人奇幻想象。在第二期中,他又邀请“小小设计师”创作未来城市,如云端悬浮城、地心探索城、星际播种城,以及基因编辑生态城、海洋共生城、时间折叠体验城等多类型城市。他鼓励孩子们多读书、多观察、多积累素材,从而更快速地进入场景设计实践。这一系列活动生动诠释了赵恩哲对“美术不是装饰科学的糖衣,而是让科学发芽的土壤”的理解与实践。
第六届少儿科幻星云奖 颁奖典礼
2025年5月23日,第六届少儿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哈尔滨举行。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高洪波,南科大教授吴岩,中国科普作协副理事长尹传红,少儿科幻星云奖创始人董仁威等嘉宾出席。作为亚洲首位“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奖获得者,赵恩哲也应邀亮相,他以东方科幻视觉美学闻名,将宏大叙事与细腻情感融合,是中国科幻艺术走向国际的重要代表。在分享中,他感慨道:“少儿科幻,功德无量!”


典礼揭晓了第六届少儿科幻星云奖获奖名单,陈楸帆的《山歌海谣》、吴岩的《爸爸的即时贴》分别获中长篇和短篇小说金奖,超侠、崔昕平、郑琪琪、宋传珠等人也斩获年度奖项。作为由董仁威联合刘慈欣、王晋康、韩松等作家共同发起的公益奖项,少儿科幻星云奖正在推动少儿科幻的发展与传播,更让文学与视觉艺术产生了新的共鸣。
更多参与活动
第33届全国书博会 当中国神话遇上中国科幻
2025年7月2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第33届全国书博会·重庆站上,海南出版发行集团主办、海南出版社与乐艺ARTPAGE协办的“当神话遇上科幻”主题活动成功举行。活动邀请到2023年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主席赵恩哲,以及数字水墨艺术家、《封神》作者段磊(午夜猴子)共同展开跨界对谈。

赵恩哲以“新科幻出东方”的理念为切入点,分享了其“龙生九子战舰”系列构想,指出科幻与神话同源于人类对未知的想象。他强调,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真正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体验仍需人类创作者赋予,艺术的灵魂无法被机器取代。段磊分享了他在“封神宇宙”创作中的思考,表示数字水墨不仅是技法革新,更是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命的重要途径。他还透露正在创作“二郎搜山”篇章,将古画意境与当代叙事结合,重塑贴近现代观众的神话形象。

在AI绘画等话题上,两位嘉宾一致认为人工智能虽能提升效率,但艺术的灵魂仍需创作者赋予。段磊特别强调艺术与文学的不可分割,灵感既可源于古籍典故,也能来自现代影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积极提问互动,段磊现场签绘,赵恩哲则赠送明信片与徽章,将活动氛围推至高潮。海南出版发行集团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动神话与科幻的融合创新,打造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底蕴与时代想象力的作品。

此外,赵恩哲还在本次活动中,获颁由全国少儿联盟、闽科创研究基地联合授予的“科幻创研艺术指导专家”聘书。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艺术探索与跨界贡献的认可,也为其在青少年科幻教育与艺术引导中的未来实践注入了新的使命与动力。
赵恩哲为王晋康设计海报 《行歌三叠》亮相全国书博会
2025年7月25日,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上,中国科幻界“得奖大王”、被誉为“思想者”的王晋康携全新长篇力作《行歌三叠》登场。亚洲首位雨果奖最佳艺术家奖获得者赵恩哲为作品设计了专属海报,以东方科幻视觉美学将智能与人类的复杂主题凝练为恢弘意象,使文学作品在现场焕发独特光彩。据悉,王晋康曾为邓紫棋首部科幻小说《启示路》撰写推荐语,彰显其跨界影响力。


亚洲首位雨果奖最佳艺术家奖获得者赵恩哲
为《行歌三叠》设计的海报
第七届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 “AICG在数字文娱领域的落地与展望”
2025年6月22日11:00,第七届上海科幻影视产业论坛成功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AICG在数字文娱领域的落地与展望”,吸引了业内广泛关注。本次论坛由元宇宙三十人论坛执行主编、科幻作家及儿童文学作家竹君主持,汇聚众多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


论坛嘉宾阵容强大: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美术奖主席、2023年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理事赵恩哲;上海上影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拯;中国广告协会文创与IP专委会秘书长徐超;以及夸密量子创始人兼CEO、前墨子号量子卫星团队成员张文卓。嘉宾们围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CG)在影视、动画、游戏等数字文娱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热烈讨论。

赵恩哲分享了他对AICG在创意制作与情绪价值传递中的思考,指出技术进步虽能提升效率,但真正的人文关怀与情感体验仍离不开人类创作者。与会嘉宾还探讨了AICG带来的行业机遇与挑战,强调从业者需要积极拥抱新技术,探索创新创作模式。

整场论坛气氛热烈,观点交锋精彩,为数字文娱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赵恩哲斩获《刺客信条:影》 绘画活动二等奖
2025年4月,育碧《刺客信条:影》社区绘画活动最终获奖名单公布!以笔为刃,以墨绘影,活动吸引了众多玩家与艺术家的参与,评选出了前三名、五位入围奖以及特别的“最佳创意奖”。其中,赵恩哲凭借极具东方气韵的作品荣获二等奖,他笑言:“算是对《刺客信条》做了一点点贡献。”
第三届中法艺术大师 国际交流活动
2024年11月16日至17日,第三届中法艺术大师国际交流活动在深圳市南山区盛大举办,以“科幻与想象力”为主题,由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法国南特市政府支持。启动仪式于11月16日下午在蛇口湾厦中心举行,中法两国知名科幻艺术家与作家齐聚一堂,展出了跨越文学与艺术的多元作品,同时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学生也带来了新媒体艺术创作。展览期间,通过科幻主题装置与互动体验,观众得以沉浸在奇幻与未来感交织的艺术世界中。作为中法建交60周年系列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组成,这场交流不仅凸显南山的国际化氛围,也搭建起两国之间的文化桥梁。


法国著名插画师吉尔·弗朗西斯卡诺、中国科幻作家海漄以及“雨果奖”最佳职业艺术家奖得主赵恩哲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活动,共同见证了中法科幻艺术的对话与交融。吉尔·弗朗西斯卡诺表示,希望能与中国同行深度交流,并表达了对深圳的喜爱;海漄则感慨12年前便在蛇口开启新生活,并在现场签售中与读者热烈互动,分享创作心路;赵恩哲的亮相,则以其独具东方视觉美学的科幻艺术,让活动更添瞩目与想象力。此次交流系列还包括高端论坛、校园互动及法式生活体验区,持续为中法文化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季中法艺术大师 国际交流活动 赵恩哲老师现场签
“天问”
华语科幻文学大赛
2024年10月,赵恩哲凭借《三体漫画:第一部》在首届“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中荣获“最佳科幻漫画作品”奖。该赛事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是面向全华语地区的顶级科幻创作盛会。首届大赛以“共生纪元·创想无界”为主题,延续了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精神,强调科幻的跨界融合与无限可能。


赵恩哲的获奖作品,正以视觉艺术的方式回应了这一主题——在宏大的宇宙叙事中,他用画笔构筑出科技与人性的交织空间,展现了中国科幻艺术的独特魅力。

赵恩哲老师作为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期间出席论坛
“天问”不仅是文学奖项的评比,更是一个产业化的科幻生态平台,涵盖文学、影视、游戏、漫画等领域,推动创意成果的落地与转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恩哲的创作不再仅仅停留于图像的呈现,而成为连接艺术、科技与未来叙事的桥梁。
智慧复兴 在美院与大零号湾的两场演讲
2024年4月21日,赵恩哲先后在上海大零号湾图书馆与中国美术学院举办了两场主题相近但各具焦点的“智慧复兴”演讲。前者作为【川上阅读书会第29期】在大零号湾开讲,后者则在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南苑大厅以“中国数字艺术发展”为题进行专题分享。


上海大零号湾图书馆 《智慧复兴》主题演讲
在大零号湾的场地中,赵恩哲面向公众读者展开互动,他将人工智能在艺术中的作用娓娓道来:AI如何辅助创作、打破技法界限、为儿童美育注入自由与想象,以及未来个体如何在智能时代成为“超级个体”。演讲尾声,他进行现场签绘,强调情感与表达才是艺术的核心。


中国美术学院《智慧复兴》 主题演讲
在中国美术学院的那场分享中,他更偏向学术与行业视野。他提出创作者身份可能向“超级个体”演进,并展示他在 AI 协作工具上的经验(如草稿上色、画转三维模型等)。他告诫未来艺术家要具备“产品意识”,结合创意和系统化能力,将创意转化为可用作品。两场讲座虽在形式与对象上有所区分,但都围绕“智慧复兴”“技术与想象力融合”的核心展开,体现了赵恩哲对于数字时代艺术可能性的思考与实践。
上海大零号湾图书馆 赵恩《轨迹》主题展览
2024年4月16日,赵恩哲在上海大零号湾图书馆举办了主题为“探索未知的边界”的个人画展《轨迹》。他在回顾这一年的微博中写道:“‘轨迹’是名词,但它以形容词的身份能最好描述人生的走向。”对他而言,这场展览不仅是一段艺术旅程的总结,更是一种精神的延续——从科幻绘画到思想的轨迹,皆以艺术为线索,串联起他多年的创作与思考。

展览海报上写道:“在宇宙群星的深处,有无数故事正在上演,有不同形式的文明在诞生与消逝,也许人类科技发展的终点,将把我们引向古老东方文明的起源。”这段话正是赵恩哲创作理念的写照。展出的作品精选自他近十年的科幻插画,涵盖了对气候、能源、生存与星际探索的思索。他以写实的笔触描绘幻想的边界,让观众在光影与笔线之间,感受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
入选 中法艺术大师科幻与想象力作品展
事实上,赵恩哲与中法科幻艺术的缘分并非始于本届活动。早在2018年11月,他就曾入选《中法艺术大师科幻与想象力作品展》。那一次的展览时间跨度极大,涵盖了他从2010年至2018年的多件作品。赵恩哲坦言,这些作品像是一本本“日记”,记录着他的成长与心境的变化。时光飞逝,但他始终未改的,是那份对世界的无限好奇。

2018年的展览将法国南特艺术节的多组富有想象力与艺术性的插画、绘画带到深圳,现场展出了包括法国知名科幻漫画插画大师Beb deum、第89届奥斯卡特别贡献大奖得主、《血与沙》主创负责人、美国工业光魔艺术技术总监胡特(Ford Hu)、以及徐天华、鲨鱼丹、赵恩哲等艺术家的优秀作品,并与晨星科幻美术的代表作共同呈现。展厅中,一幅幅浪漫而又充满未来感的科幻作品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欣赏,带领观众走入一个艺术与想象交织的奇幻世界。
从画布到深空 赵恩哲与英伟达的科幻之旅
2023年12月,英伟达 GeForce 在官方微博中写道:“带着东方创世哲学视角,呈现西服经典科技视觉,走向世界,走向深空,探索未知。”
赵恩哲的艺术之路早已超越画布与展览。在这支由 # 发布的短片中,他以独特的东方科幻美学,营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未来图景。他表示:“NVIDIA 的强大图形处理能力,加速 AI 渲染速度,让创意插上了翅膀,把所有的可能性快速地呈现到了眼前。”
▲视频来自 英伟达GeForce 微博
借助 RTX 与 AI 赋能的工具,以及 DLSS 与 NVIDIA OptiX 等新一代技术,赵恩哲能够更高效地实现天马行空的构想。从虚拟到现实,从东方叙事到未来探索,他的艺术正在跨越媒介与想象的边界。
创作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 作品《巴蜀未央》
2023成都世界科幻大会开幕之际,赵恩哲用两个月时间为成都特意创作了一幅绘画作品《巴蜀未央》。不仅为这一盛会增色不少,还带来了深远的科幻寓意,暗示着无穷尽的未来可能性,仿佛在告诉我们,科幻的奇迹和无限探索正是永恒轮回的一部分,激发了大家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求精神。
可以横过来看

入选 北京国际CG艺术双年展
赵恩哲的作品《大禹号》参加了旨在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北京国际CG艺术双年展”,这个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自2019年启动以来,包括了数字造型艺术、动画影像、VR、AR、虚拟仿真艺术、CG概念影像、视频游戏等多个方向的主题展和邀请展。这一展览汇聚了中外艺术家在数字图形图像艺术领域的创作实验,促进了艺术家、设计师以及跨领域科学家之间的深入交流。

▲《大禹号》参加“北京国际CG艺术双年展
入选 全球顶级幻想艺术年鉴光谱
赵恩哲的作品多次入选全球知名幻想艺术年鉴SPECTRUM(光谱),而《Vouchsafing》更获得了全球顶级幻想艺术年鉴《光谱24》当代最佳作品的荣誉。SPECTRUM是一个国际性幻想艺术比赛,每年为全球艺术家提供展示高质量幻想主题作品的机会。这些荣誉突显了赵恩哲在这一领域的卓越成就,备受认可。

▲《Vouchsafing》入选《光谱24》
更多科幻艺术创作
从《三体》到《科幻之路》,赵恩哲以独特的视觉语言参与多项重要出版项目,用画笔延展中国科幻的想象边界。他的作品跨越文学与艺术,让经典故事焕发新的视觉生命力。

从《三体艺术插画集》 到《三体台历2021》
《三体》系列小说是我国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代表作品,以“道德与生存”的冲突构成人类与三体文明的碰撞,并以此展开对文明终结与人类未来的深刻思考。这部荣获世界科幻至高荣誉——雨果奖的巨作,代表着中国科幻的巅峰。赵恩哲作为受邀艺术家之一,与96位顶尖艺术家共同参与《三体艺术插画集》的创作。他以细腻的笔触和出色的构图再现了小说中的经典场景,其作品《蓝星》和《末日之战》展现出震撼的视觉力量,为这部里程碑式的艺术集注入了独特的东方想象与视觉诗意,也让读者在光与影的交织中重新感受人类在浩瀚宇宙中的命运与思索。

▲三体画册《蓝星》
“我喜欢蓝星这种充满幻想与想象力的星球。设想一下,蓝色的大地,黄色的山川河流,造型怪异的山石,总是有一种想把文字转换成图像的兴奋。”

▲三体画册《末日之战》
水滴摧毁舰队的瞬间”是整个《三体》里最精彩最壮观的部分,而且很适合用图像的形式传达出来。“我创作的‘水滴摧毁舰队的瞬间’不想给人留下绝望的印象,而是给原著做个补充吧——虽然被摧毁,但是希望永存。”





左右更多
在《三体台历2021》中,赵恩哲更以12幅主题绘画,完整演绎了三体宇宙的关键节点:从红岸基地日落到“古筝行动”,从章北海的抉择到罗辑对抗三体文明,再到末日之战与蓝星,层层展开,既是对原著精神的致敬,也是一次视觉的再创造。赵恩哲曾表示,这些作品从未在互联网上完整公开过,如今逐一呈现,也是一次与读者的深度交流。通过他的笔触,《三体》不仅是文字的史诗,更成为跨越文学与艺术的壮丽图景。

创作封面 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
与广西师大出版社.神秘岛 合作《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获得广泛好评。他与刘慈欣合作,为“刘慈欣科幻小说少年版”全12册绘制插图,助力打造“三体”之外的中国科幻宇宙。


“作为一个科幻迷,科幻塑造了我的生活和人生。”刘慈欣说。这套书包括《流浪地球》《超新星纪元》《全频带阻塞干扰》《带上她的眼睛》《时间移民》《中国太阳》《微纪元》《朝闻道》《乡村教师》《地球大炮》《梦之海》《光荣与梦想》,均为刘慈欣的经典作品,其中多篇小说曾荣获中国科幻“银河奖”,代表了作者的创作水平,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后来《三体》的影子。作者重新对这些作品进行调整和修订,使之适合少年儿童的阅读心理和接受能力,并兼顾了文学性与科学性,对于培养孩子的科学精神、激发其想象力、拓宽视野和知识面,都有所裨益。

创作封面 中国科幻经典文库
《中国科幻经典文库》每本书的封面均由艺术家赵恩哲创作。他以细腻的笔触与极富未来感的视觉语言,为中国科幻文学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从宇宙文明到生命实验,从科技幻想到人性思考,他以绘画构建出一个又一个充满未知的世界,使每一册作品不仅是阅读的文字旅程,更是一场视觉的沉浸体验。

这套书汇聚了中国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科幻作家——王晋康的《生存实验》,刘慈欣的《乡村教师》,董仁威的《分子手术刀》,以及陆杨的《小鱼大梦想》等。作家们以想象为引,探索人类与科技、生命与宇宙的边界。刘慈欣以《三体》《流浪地球》让中国科幻登上世界舞台;王晋康以《七重外壳》《类人》等硬科幻作品展现思想深度;董仁威以科学精神构筑文学迷雾;陆杨则以童心开启未来的梦境。





《中国科幻经典文库》以文学与艺术的双重维度,展现了中国科幻的精神图景。这是一场文字与图像的共鸣,一次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融合,也见证了中国科幻从本土生长到走向世界的文化征程。
创作封面 《科幻之路》
2024年5月,赵恩哲为新版《科幻之路》绘制了全新封面,为这套经典科幻文学选集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能量。新版采用精装双封与镭射烫印工艺,封面画面以宇宙深空为灵感,层叠的光影与金属质感交织,呈现出人类通往星辰的壮阔想象,极具收藏价值与艺术辨识度。

《科幻之路》由美国科幻大师詹姆斯·冈恩主编,被誉为“世界科幻文学的编年史”。全书共六卷,按历史脉络收录了凡尔纳、威尔斯、阿西莫夫、海因莱因、勒古恩、莱姆、博尔赫斯等百余位在科幻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代表作。新版全面更新译文,并补齐了马尔克斯、冯内古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等名家的篇目,使这一版本成为更加完整、权威的科幻文学典藏。

新版《科幻之路》以“星河漫步”特装本亮相,书口采用喷色洒银与拼图彩绘工艺,封面由雨果奖艺术家赵恩哲全新绘制。其画面既具史诗张力,又充满哲思,象征人类在文明与未知之间的探索精神,成为本次重启中最引人注目的艺术亮点,也让这部“科幻必读书目”焕发出跨越时代的视觉光芒。
更多作品欣赏

▲帝国复兴 《苍穹不朽》封面

▲赤道附近

▲钢铁之心

▲荣耀之舟

▲世界尽头

▲脉冲危机

▲[加]德里克·昆什肯《量子植物园》译文版 3期刊
龙生九子——未来之舰
在赵恩哲的笔下,“龙生九子”化为遨游星海的方战舰。古老的神话与未来的科技在此交汇,构成了一场关于东方想象力的视觉盛宴。

▲狴犴号

▲负屃号

▲囚牛号
他在微博中写道:“我总在想,百年之后的未来,孩子们还会不会记得龙生九子的故事,亦或只能在景区中观赏龙的壁画。”——于是,他以绘画让传说重生,让“龙”的精神继续在星辰间延续。

▲嘲风号

▲睚眦号
在这组作品中,每一艘飞船皆承载着独特的龙之意象:
嘲风号展开巨大红色的焰翼,以超光速引擎穿越宇宙,划出如火焰般的轨迹;
睚眦号以合金龙鳞为甲胄,舰身闪耀着金属与能量的光辉,象征战意与守护。
这些作品不仅是对“龙生九子”的科幻再诠释,更是一种文化的延伸——让千年的神话在未来世界中继续翱翔。
《星渊彼岸》
《星渊彼岸》既是赵恩哲酝酿十年的科幻作品集,也是一部诗意浪漫的东方科幻图像小说。本书包含近60幅科幻插画作品,其中很多都曾收录于《科幻世界》《星丛》《移动火星》《永世》等知名科幻期刊与小说。

东方科幻故事画集
宇宙经历着螺旋式的演变,
也许当前人类科技高速发展的终点,
将引向古老的东方传说。
《星渊彼岸》宣传视频
一场末世降临时,创世回归的动人故事即将开始。末日危机、太空探索、异星大战等波澜壮阔的硬核科幻画风与时空轮回、天人合一等东方思维相互融合、诠释,刚柔并济。并配以叙事诗歌的文体,共同组成了《星渊彼岸》故事画集的完整灵魂。
人类科技的高速发展,
背后是巨大的能源消耗,
地球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面目。
但人们依旧享受着,
夜晚无尽娱乐的空虚中。

灰色的城市

曾经的海洋

炎热的北极

绚丽的夜晚

灰色的白天
人类的能源即将耗尽,
欲望之手伸向了宇宙,
巨大的危机随时而来,
也许这一切的终点会,
引向古老的东方传说。


《星渊彼岸》的核心理念是
(彼岸)
结合基于东方文化中的循环往复
(星渊)
与西方基于科学宇宙星空探索
和西方科幻工业炫酷视觉表现高度融合!
《星渊彼岸》活动vs论坛
《星渊彼岸》自出版以来,凭借其以东方视角诠释科幻的独特语言,在各大签售与论坛活动中持续掀起热潮。从2020年上海WePlay游戏文化展与成都春熙路西西弗书店的签绘分享会,到2021年第三届科幻影视产业论坛,再到2023年成都世界科幻大会的签售与论坛,《星渊彼岸》一路见证了中国科幻文化的成长与共鸣。赵恩哲以“用东方的思维方式打开未来之门”为创作信念,与众多读者、创作者、科幻迷面对面交流,分享他的宇宙想象与艺术哲思。正如他在活动中所说:“愿所有怀揣梦想的人们,无惧岁月流逝,永远保持一颗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



探索未来之路
多部短剧与叙事尝试
从 2025 年上半年起,赵恩哲在他微博 / 视频平台多次发布他作品的系列科幻短片(或动画 / 视觉短剧)AI 作品:
2025年6月12日:发布《苍穹不朽》系列短剧第一集,讲述人类在宇宙中播种文明的故事。
2025年4月8日:发布承载净土计划 “人类最后记忆”的“改造人”短剧,讲述第三次人机大战后的世界与重建。
2025年4月1日:以“人类移民尼比鲁星”为题材的短片,以巴别塔、苏美尔星图为串联线索。
2025年3月27日:他发布题为“35 岁淘汰”的科幻短故事,融合加班社会话题与星际设定。
2025年3月13日:《大地之殇》,保护好地球这个家吧!
2025年3月12日:第二幕,《昔日海洋》。赵恩哲以前觉得画好画就结束了,现在画好画才刚刚开始!
这些作品背后,不只是单一的视觉展示,更是他试图以“科幻美术 + 叙事”融合的探索,让想象力通过影像介质向外延伸。
回归艺术本源


赵恩哲的新书即将上市
这一次,赵恩哲将以一本速写本的形式与读者见面。相比宏大的科幻绘画项目,这本《手绘速写本》更像是一场艺术下沉的尝试。他坚持“在纸上画画的感觉最好”,用最简单的线条去塑造形体,保持一种轻松、随性的涂鸦状态。这本速写本里,不仅有人物设定的尝试,还有他对于全新人类文明的想象:超人类、机械人、灵魂收割者……这些角色仿佛在未来的第五轮文明中,成为人类探索与进化的缩影。

赵恩哲曾谈到,随着一个民族国力和经济的崛起,必然会迎来文学与艺术的文艺复兴。依托于新工具,科幻艺术也能逐渐走向大众,而不仅仅是小众的兴趣。他强调,科幻绘画最重要的特质是“想象力”,在这一点上,孩子与艺术家其实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本速写本,正是他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这种创造力与可能性的诚意之作。

淘宝APP扫码或复制链接前往 乐艺ArtPage淘宝店 购买
【淘宝】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ft=t&id=995043068304
「 “插画界的刘慈欣”赵恩哲 手绘速写集 2 签绘版 」
点击链接直接打开 或者 淘宝搜索直接打开
注意是签绘版!签绘版!签绘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回望,从早期幻想萌芽到成为中国科幻界的代表性人物,赵恩哲的路径具有象征意义:艺术从“孤岛”走向“公共空间”;幻想从“私密表达”转向“社会传播”;科幻从“小圈子圣地”迈向“跨文化输出”;从“AI”尝试到回归艺术本源“手绘”。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工具与技术不断迭代,但一个艺术家最值得坚守的,是那颗好奇心与共情心。正如他自己说的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相信,赵恩哲 · 的每一次创作、每一次发声,都会在未来留下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