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厚友:瑶山竹编“守艺人”
创始人
2025-11-14 14:02:27
0

初冬的桂北山区,寒意渐起。在龙胜各族自治县江底乡建新村岩山底组,69岁的龚厚友坐在自家吊脚楼里,双手灵巧地翻飞,一根根竹篾经纬交织,不多时,一个结实的背篓在他手中慢慢成形。

“这手艺,是从小看着村里的老人做,一点点学来的。”龚厚友说话时,手指习惯性地摩挲着已变得光滑的竹篾,眼神里透着回忆的温暖。

岩山底组是一个瑶族聚居村落,藏于群山深处,距离龙胜县城57公里。从江底乡进入,一路蜿蜒,满目翠竹,曾孕育出“家家执篾刀,人人会竹编”的过往。

竹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农民养家糊口的重要技能,其中的精深技艺被篾匠们格外珍惜,不轻易外传。龚厚友从小便成了“旁观者”,有人在做篾,他就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将破竹、起底、编身的每一步刻在心里。“到初中时,家里用的撮箕、箩筐,就都是我编的了。”十五六岁时,他已开始承接乡亲们的“订单”,用竹编手艺换取一点收入,补贴家用。

龚厚友在破篾。

走进他的家,仿佛步入一个竹编艺术的小型展厅。墙上错落有致地挂着精巧的杯套、灯笼和灯罩,墙角则立着背篓、簸箕。家里种菜用的竹筐、盛放果品的竹篮,乃至纳凉用的竹扇,都出自他的手。它们不仅是工具,更是生活美学的体现。“最近编好的东西大部分被订货人取走了,这里只剩一些样品。”龚厚友解释道。

龚厚友在编织背篓。

龚厚友说:“选竹是头道关,立秋后到立春前的竹子最好,水分和糖分都低,不易生虫。”从选材、破竹、刮青,到破出薄薄的篾条,每一步都是对手艺人耐心与经验的极致考验。尤其是破篾时,刀刃必须稳,力度必须匀,全凭手感驾驭利刃与柔篾之间的微妙平衡。

龚厚友扛竹子经过竹林。

龚厚友不仅是当地知名的竹编匠人,还是龙胜各族自治县民族社区学院竹编工艺教师,致力于培养竹编手工艺人。面对好奇围观的孩童,他总会耐心示范,并教导他们:“编竹编要沉心静气,就像山里的竹子,不急不躁,才能长得结实。”他创新的竹编杯套、竹篮等产品,融合传统与现代审美,已成为民族文化旅游的抢手货,仅背篓一年就能售出上百个。

技艺传承始终是他最大的牵挂。“如今肯静心学的年轻人还是太少。”他坦言。尽管如此,每当有人请教,他仍倾囊相授,坚信“竹编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这份坚持正是希望的源泉——于他而言,竹编不仅是日用品,更是祖辈智慧的沉淀。

日升月落,青山依旧。那沙沙作响的编织声,是龚厚友与岁月的对话,也是一位“守艺人”对传统手艺最执着的守护。

来源|桂林日报(记者李忠波 通讯员潘志祥 蒙燕明)

桂林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TOP漳州飞鲸工贸有限公司:建... 在建筑工程领域,模板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施工效率与工程质量。据统计,我国每年建筑模板需求量超2亿平方米...
娄底市娄星区百晶珠宝店(个体工...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娄底市娄星区百晶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史国帅,注册资本2万人...
涟源市遇简珠宝店(个体工商户)...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涟源市遇简珠宝店(个体工商户)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张雨纪,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银发聚力绽芳华 文艺志愿润铜仁... 铜仁有这样一支特殊的文艺队伍:他们平均年龄超过60岁,却精神矍铄、步履铿锵;他们曾是领导干部、文艺骨...
原创 朱... 在古代封建王朝,很多有才华的人最终因为情商不够,没能理解如何与帝王打交道,最后惨遭杀害。例如杨修,他...
原创 都... 在《三国演义》这部小说中,刘备象征着正统,他代表的是汉家王朝的延续,秉持仁义治国,深得百姓的喜爱。但...
原创 夏...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老文明,其他早期或广泛传播的古文明都已经消失不见,而中华文明却依然屹立在世界...
原创 京... 如果要评选17世纪世界最强的军队,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争论不休。但如果聚焦于17世纪的亚洲,尤其...
张锦鹏:当中国人遇到中国人——... 摘要:本文通过作者在泰国美良河村田野调查中被自称为“中国人”的云南籍汉人误解、到逐步了解、到最终认同...
陶瓷精雕机如何让精密陶瓷件也能... 长久以来,工业陶瓷加工领域存在一个“魔咒”:要追求高精度、高性能,就必须接受高价格。这种认知使得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