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红军城的危局,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表示他还有一计——难道瑟尔斯基真有办法力挽狂澜吗?
10日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接受了美国《纽约邮报》采访,称俄军向红军城方向派出了约15万兵力,并投入了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和4个海军陆战旅投入进攻,“前线局势异常紧张”。

乌媒转述,瑟尔斯基的原话
但即便如此,瑟尔斯基仍向美媒表示,他还有“B计划”以应对任何可能发生的情况,“现在所有的力量和资源已经就位,没有理由恐慌”。
不过,瑟尔斯基并没有向媒体透露他所谓的“B计划”是什么,但根据乌军的兵力调动,以及瑟尔斯基先前的表态推测,这个“B计划”很可能是集中兵力猛攻俄军在红军城包围网东北部的突出部,进攻重点位于罗金西克,目标是打通乌军在红军城北部的补给线。
虽然近期多个亲乌开源情报账号发布的战报表明,乌军确实在罗金西克发起了进攻,但该计划的可行性却受到质疑,因为罗金西克周边几乎都是田野平原,作为进攻方的乌军需要顶着炮火与俄军第51集团军争夺罗金西克、苏赫茨克等城镇。

简单来说,乌军的计划就是把俄军驱逐到新经济镇
接下来,我们再来关注一下红军城的情况。
截至目前,俄军在红军城的行动已从攻城、夺取城区转向清剿城内残余乌军——亲乌信源、美国“战争研究所”11月10日发布的消息称,除红军城北部郊区外,俄军已夺取了大部分城区,但城内仍存在“灰色地带”区域,即俄军仍未实现对红军城的绝对控制。

美国“战争研究所”11月10日发布的战报
当然,可能会有人说红军城包围圈的缺口不是仅剩3公里了吗,怎么俄军至今没有合拢包围圈呢?
这其实是一种很典型的用飙车思维去看待战争,想当然地假设战场是单向透明的、敌人是被动挨打的、物理距离是可以无视的。
但事实上,这几公里缺口并不是地图上的空白,而是充满了大量不确定性。
红军城东侧还有一座“双子城”米尔诺格勒,然而但凡关注过俄乌战线变化就能发现,近期俄军在这一方向的进攻重点一直都放在了红军城,米尔诺格勒以及东北突出部的俄军为了应对乌军在罗金西克的反攻,仅对米尔诺格勒进行施压牵制。

当西南突出部的俄军攻城时,俄军东北突出部几乎毫无动静
这就导致红军城包围网的缺口一直是由俄军西南突出部尝试封堵,而且俄军的进攻方向表明他们试图打穿红军城来封锁包围网的缺口——而在此期间,米尔诺格勒方向的俄军并未发动更大规模的协同进攻。
另外,可能还会有人提到前几天泽连斯基前往红军城的乌军指挥所慰问,以试图证明红军城依然在乌克兰手中。
这个消息确实是真的——11月4日至5日,泽连斯基发布的照片显示,他视察了红军城的乌军指挥所,并向有功的乌军士兵授勋。

多布罗皮利亚位于红军城北部,仍属于高风险区,这表明乌军指挥所应该是在更远的位置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抛开照片是提前拍摄的可能性不谈,泽连斯基前往乌军指挥所并不等于他本人真的出现在红军城内——为了躲避俄军导弹的远程打击,乌军通常会将指挥所,特别是更高级别的指挥部,设置在距离前线30公里甚至是更远的地方,以防被俄军侦察锁定。
总之,如果不计算米尔诺格勒的情况,“红军城之战”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但如果算上米尔诺格勒,那么“红军城之战”还远远称不上结束:被俄军从红军城赶出的数支乌军旅已经全部集中在米尔诺格勒,接下来俄军还有一场更硬的仗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