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大街上,相信不少人都见过那些拿着核桃盘玩儿的老人。看着他们那悠闲自得的模样,总让人忍不住感到羡慕。然而,说到核桃在我国的种植历史,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根据史料记载,核桃最早是西汉时期由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种植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考古学家在古蜀王国高山古城的发掘中,竟然发现了文玩核桃的遗物。

这一发现不仅将核桃的栽培历史推前了1000年,而且也表明核桃并非来自西域,而是最早由中原地区的齐国引种的。随着考古研究的深入,专家们逐渐揭示了核桃的多种用途,它不仅是琴师们修炼技艺的工具,还曾是对抗瘟疫的灵丹妙药。 一、高山古城考古发掘 2003年,考古队员们在成都大邑古城遗址进行发掘作业。当地的村民们也经常来到现场观看。通过与村民们的交流,考古队员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在古城遗址附近,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叫做古城村。

这个消息让考古队员们激动不已,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很可能藏有另一个古城遗址。事实上,他们的猜测果然没错,经过村民的引导,考古队员们很快就发现了高山古城的遗址。 在这座古城中,考古学家不仅发掘出89座墓葬,还发现了大量的象牙制品,更让他们震惊的是,竟然出土了距今4600多年的文玩核桃。这一发现让考古人员感到困惑,因为根据历史记载,核桃应该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的新品种,距今不过两千年左右。 二、为什么盘它? 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王公贵族举办宴会时,经常会邀请琴师演奏乐曲,作为宴会的助兴之举。正是在这个时期,琴师这个职业逐渐兴盛起来。尤其是齐国的琴师,由于技艺高超,受到贵族的极大青睐。为了保持手指的灵活性,琴师们常常随身携带核桃,时刻盘玩,这也是他们为何喜爱盘核桃的原因。

这一现象在《论语》中的六艺中有所提及。结合高山古城出土的文玩核桃,显然可以推翻核桃从西域引进的传统说法。张骞的西域之行发生在西汉时期,大约两千年前,而孔子则生活在更早的春秋战国时期。 尽管高山古城遗址出土的核桃数量并不多,只有三枚,但这足以证明在孔子之前,我国已经有核桃的存在。由于核桃并非常见之物,它可能是古蜀文明与外界交流时偶然引入的。这虽然只是考古学家的推测,且没有确凿的文字记载,但高山古城的发掘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三、美丽的传说 一些历史学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西汉以来的历史记载中,核桃的药用价值和欣赏价值都有过多次提及。然而在春秋战国之前,关于核桃的记载寥寥无几,人们只能从《六艺》中了解到它的一些信息。 不过,在民间流传的传说中,核桃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周王朝。周穆王时期,由于周天子权威的衰弱,诸侯国如秦、楚、晋等国实力大增,频繁爆发战争。周王城洛邑附近的虢国因此成为争夺的焦点,长期遭受战乱。

由于战乱不断,虢国爆发了瘟疫,百姓苦不堪言。许多医生都在寻找有效的药物来治疗瘟疫,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扁鹊。为了拯救百姓,他前往深山采集金银花、灵芝等珍贵药材,还亲自尝试了天麻、薄荷等罕见药材。 四、西王母赐桃 尽管扁鹊搜寻了多种药材,但他始终未能找到核桃。就在这时,听说西王母正在虢国巡视,并随身携带了核桃。扁鹊急忙前去请求,希望能够得到这珍贵的药材。然而,由于西王母的核桃数量有限,她无法将核桃全部交给扁鹊。 就在扁鹊感到失望时,西王母命令随从将核桃埋在了沟渠里,稍作点化,埋下的核桃瞬间长成了一棵大树,并结出了硕果。扁鹊终于明白了西王母的良苦用心,于是他摘下核桃,将其作为药引,成功治愈了虢国百姓的疾病。 为了纪念扁鹊的神奇医术,也为了感激西王母将核桃带入人间,虢国至今仍保留着种植核桃的传统。尤其是文玩核桃,它成为了当地一大亮点,不仅为百姓带来了可观的财富,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欣赏。 结语 尽管许多学者认为西王母赐予核桃的故事并不可信,但从各类考古发现来看,核桃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我国。从高山古城遗址出土的三枚核桃,到武安县的核桃残壳,再到半坡遗址发现的核桃孢粉,都为这一点提供了有力证据。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玩核桃越来越常见,它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大家带来了许多乐趣。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零食,核桃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珍贵宝物。当人们享受核桃的美味和它所带来的健康益处时,也不妨去思考和研究它悠久的历史,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