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发布《促进校家社协同育人发展倡议》(以下简称《倡议》),号召凝聚各方合力,构建“党委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抓、关工委协调、家校社参与”的协同育人体系。作为上海基层实践的“试验田”,普陀区桃浦镇正探索“家校社馆”四位一体协同机制,搭建桃浦青少年成长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诞生的家庭集创作品“桃娃探宝秘洞”也正式亮相上海博物馆东馆。

“桃娃探宝秘洞”艺术集创作品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古代文明探索宫门口,“桃娃探宝秘洞”艺术集创作品前围满了游客。这件由近20组桃浦亲子家庭共同创作的装置,以“国宝探索”为主题,融合青铜器纹样、陶俑造型等元素,用黏土、拼贴等形式呈现,被观众称为“会讲故事的亲子艺术展”。这一装置诞生于上海博物馆的博观大课堂 “国宝探索记” 美育计划。中国青少年宫协会阅读推广专委会副秘书长、一级播音员卢灼华老师和备受桃浦社区家庭喜爱的艺仓美术馆儿童公共教育项目签约课程导师高俊清老师,携手组建 “社区大咖助力团”,带领桃浦社区青少年及家庭参与 “国宝探索记” 的 “小小讲解员” 与 “小小创意家” 两大活动项目。在 “小小讲解员” 项目中,卢灼华老师凭借深厚的语言传播功底与青少年教育经验,为孩子们提供专业指导。经过层层选拔,来自桃浦的2名学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 “国宝探索记” 十佳 “小小讲解员”,展现了桃浦青少年在语言表达与文化理解方面的出色能力。而在 “小小创意家” 项目里,高俊清老师则带领近20组社区亲子家庭开启了一场艺术创作之旅。她以 “国宝探索” 为灵感,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观察文物的造型、色彩与纹样,鼓励大家结合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发挥想象力进行艺术创作。这些作品最终汇聚成 “桃娃探宝秘洞” 艺术集创作品,并“走”进了上海博物馆(东馆)。

来自桃浦的2名学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 “国宝探索记” 十佳 “小小讲解员”
除此之外,今年暑假,桃浦东部党群服务中心还升级了“好奇心大讲堂” 项目,引入上海自然博物馆知名科普品牌 “自然趣玩屋・手造工坊” 系列活动。来自桃浦中心小学、联建小学、上外普陀实验学校的近百名学生和家长参与体验。上海自然博物馆的四位科普名师带来了“种子的奇妙旅行”“孢子生物乐园”“鸟巢工坊”“寒武纪乐园” 等课程,通过手工制作、自然观察、实验探究等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也让家庭在科普学习中增进了亲子互动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家庭文化建设。

今年暑假,桃浦东部党群服务中心“好奇心大讲堂” 引入上海自然博物馆 “自然趣玩屋・手造工坊” 系列活动。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桃浦还将继续深化“家校社馆”协同创新机制,持续推动“好奇心大讲堂”常态化、“小记者站”品牌化、“家庭集创”系列化,让协同育人从“阶段性成果”迈向“长效化实践”,为青少年成长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