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发展全域旅游,一个是上面有要求,一个是群众有期盼。琅琊区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经常讲城市南移、人口南移,但有一点,古城怎么搬也搬不走……”这是在滁州市琅琊区政协10月24日召开的“发展全域旅游 把文化旅游业打造成支柱产业”资政会上,中共琅琊区委书记王政的即席讲话。
资政会上,政协专题调研组做了专题调研报告,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企业家委员及区文旅局分别从工、商、农等不同角度,分享了实践探索和宝贵经验,提出了意见建议。王政充分肯定了政协的调研成果,认为资政会选题很准,很契合琅琊的实际,是一次很高质量的会议。
蓄势:主攻全域旅游重点
近年来,琅琊区认真落实党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依托山水人文等优势资源,扎实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工文旅彰显“体验琅琊”。依托四大产业链集群,琅琊区相继打造了10多家工业研学示范基地,其中某食品企业荣获首家AAA级国家旅游景区和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称号。通过以工彰旅、以旅促工,实现工文旅互融互通、良性发展。
商文旅助燃“烟火琅琊”。近年来,琅琊区将发展夜经济作为稳经济、促消费、满足群众需求的重要手段。天长路商圈依托重点商贸企业,2024年营业收入突破60亿元,集聚企业超过1500家。夜空下,遵阳街夜市、宋城美食街、凤凰西路餐饮一条街、四合路小吃街、弘阳夜市,点亮琅琊“烟火气”。
农文旅绘就“诗意琅琊”。依托琅琊山等自然文化资源,琅琊区将农耕体验、非遗传承与生态旅游捆绑开发,形成“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链。打造集度假、观光、研学、康养等功能于一体的个性化乡村文旅产业综合体、近郊旅游目的地以及时尚消费体验地,让琅琊山水成为更多人的“诗与远方”。
城文旅守望“古韵琅琊”。滁州古城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个省保、7个市保,以及32个一般文物点,构筑了古韵琅琊。近年来,古城新建和恢复了一批历史文化建筑,古城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举办腊八挂春联、南湖灯会、非遗展演等活动,推动古城资源活化利用。
识势:理清全域旅游优势
对标先发地区,琅琊区既有先天优势,又有发展后劲;既有自身特色,又有短板弱项。优势方面,主要体现“四有”:
有区位优势。琅琊区地理位置优越。随着新时代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本地高速公路通车和在建里程均居全省前列。依托琅琊山风景区以及主城区等区位优势,城市及周边300公里范围内有3亿人口,GDP和消费能力居全国前列。
有生态优势。琅琊区地处江淮分水岭,山清水秀、林多草广,自然生态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环滁皆山也”,琅琊区周围群山连绵,峰峦叠翠,拥有最美城市天际线。琅琊区坐拥滁州古城,南湖、北湖自成水系,西涧湖上烟波浩渺,自古享有“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有人文优势。畅游琅琊,游客不仅能体验“双京古道”的遗韵,又能体验津浦铁路的工业文明印记;历史上,韦应物、欧阳修、王禹偁、辛弃疾、王阳明等众多文人名士任职滁州,不仅留下脍炙人口的诗文佳作,也留下大量摩崖石刻及人文古迹,成为滁州最鲜明的文化印记。
有发展优势。古城更新方面,相继实施了“两湖一河”改造以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新建和修复了一批历史场景,古城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滁城晋升为安徽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正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文旅融合方面,工文旅、商文旅、农文旅、城文旅“四旅”并进, 初步形成“有山水、有人文、有产业、有消费”的文旅生态体系,未来发展可期。
造势:引爆全域旅游的看点
依托优越的山水人文资源,资政会建议琅琊区重点做好休闲度假、历史文化、山水体验、商旅融合四篇文章,持续引爆全域旅游的看点。
做强休闲度假文章。针对城市人群“短途微度假”需求,依托琅琊山水资源,主打“滁州西涧”文化品牌,坚守文化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思路。以重点文旅项目为支点,鼓励和引导更多农村合作社、民营企业参与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的休闲文旅项目,持续打造农文旅融合新样板。
做强传统文化文章。打好名人牌。结合“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梳理滁州古代名人事迹,培训本地讲述者,讲好名人故事;打好古城牌。鼓励社会资本、民间资本参与古城资源保护及利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或恢复部分历史建筑,打造80年代复古街区等类似场景;打好“三古”牌,落细落实清流关、赤湖铺桥等“三古”遗址保护性措施,对古桥古关落实保护性措施,避免重车碾压,使古关隘、古驿道、古战场得以永续传承。
做强山水人文文章。利用“滁州西涧”历史附着和文化地标赤湖铺桥和清流关,持续擦亮“一桥一关一渡”文旅IP;提升改造津浦铁路老火车站遗址,将其与遵阳商业街区连接,打造“文化穿越街区”文旅IP;在五孔桥北部打造“清流上河园”,重现滁州古十二景“东郊桃浪”文旅IP。
做强商旅融合文章。以景区思维推动天长路商圈持续繁荣,推进一站式游客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提升软硬件建设,融入更多文化元素;持续繁荣夜间消费,进一步擦亮“烟火琅琊”品牌;发展近山文旅,谋划启动琅琊山东麓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延伸生态游、民俗旅、购物游文旅融合链条。(琅协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