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潘文婷
10月30日至31日,“晚风轻轻唱——2025光明户外公演”在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户外中庭广场温暖上演。为期两天的秋夜音乐盛宴,不仅为市民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更持续塑造光明科学城“科学+艺术”“科技+文化”的独特IP,为光明区高水平建设“一城三区”注入鲜活文化动能。
活动现场精心营造“艺术+自然”的开放空间,光明文化艺术中心户外中庭广场内,同时展示了两组公共艺术装置展览,使观众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光明科学城所特有的艺术氛围与文化气韵。以“户外公演+户外展览”的多元组合,串联视听享受与实景体验,为市民呈现一场可看、可听、可感的高品质多维文化之旅。
实力阵容集结,多元民谣奏响秋夜共鸣
为期两天的演出汇聚了程璧、刘莉旻、陈鸿宇、野草寮乐队、守麦乐队、莫西子诗——六组在华语音乐界具有独立影响力与艺术探索精神的音乐人与乐队。他们以多元民谣为主线,兼具诗意气质与文化表达,从城市到山野、从吟唱到呐喊,用最真挚的旋律带领观众进入一场关于生活与土地的艺术共鸣。



首日演出中,程璧以《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春的临终》《牧歌》等诗意旋律开启夜幕,清澈嗓音如晚风拂过;刘莉旻则以《嘉禾望岗》《如春娇》《迷途诗人》唱出都市女性的柔韧与自由;陈鸿宇带来《途中》《一如年少模样》《理想三旬》等曲目,将成长与理想的深沉思考化作动人旋律,余韵悠长。



第二晚的守麦乐队、野草寮乐队与莫西子诗则以更具生命力的声音延续这份浪漫与思考——守麦乐队带来《那个地方》《怎样》《快乐的国王》用戏剧化的叙事呈现生活的锋芒;野草寮的音乐《过暹罗》《海风》《草寮》如山风般自由;而莫西子诗以彝语吟唱《不要怕》《越过群山》《知了只叫三天》让山野的回声与城市的心跳同频,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
六组音乐人的倾情演绎,不仅为光明呈现了极具专业水准的音乐现场,更让“光明户外公演”成为汇聚当代优质原创音乐力量的文化品牌活动,实现了“让音乐在自然中回响,让艺术走进城市日常”的美好愿景。
文化惠民暖人心,艺术融入城市肌理
“晚风轻轻唱——2025光明户外公演”延续2023年“秋日序曲”、2024年“科学城爵士夜”的艺术品牌活动脉络,迎来了第三届盛放。作为光明区高标准打造“十大文化品牌”活动的代表性项目,本次活动以“市民共享、艺术惠民”为核心理念,打破传统剧场的空间边界,将音乐艺术融入自然场景,让文化真正走进城市肌理与生活日常。
在2025户外公演期间,来自深圳及周边城市的乐迷粉丝以及音乐爱好者们来到现场,聆听这两场高水准的民谣演出。随着灯光亮起、树影婆娑,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的户外中庭广场在音乐与艺术的交织中焕发独特魅力,构成了科学城最浪漫的一幕——“光明户外公演”不仅是一场音乐会,更是这座城市秋天的文化注脚,也让市民在音乐艺术里感受光明作为“科学与艺术共生城区”的独特温度与人文气息。
推动文化创新,打造光明特色文化品牌新名片
本次光明区品牌活动的成功举办,是光明区深入贯彻落实深圳建设“文化强市”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高品质文化城区”建设的重要实践。在探索“文化+艺术+科技+生活”的融合创新模式中,以高品质演艺项目与沉浸式艺术体验赋能光明特色文化品牌建设,助力光明科学城建设成为兼具人文气韵与科技魅力的文化城区。
未来,光明区将继续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城市文化建设,推动艺术普及与文化创新相互促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光明特色文化品牌”,让艺术成为城市温度最鲜明的注脚。
(受访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