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首位机器人博士“学霸01”现场演绎戏曲实验剧场《霸王别机》;21米微缩场景模型《高密东北乡》亮相;种下“疗愈树”,让艺术暖性成为情感出口与心灵纽带……10月31日至11月2日,第六届FutureLab艺术与设计创新未来教育博览会(以下简称“FutureLab”)亮相上海西岸艺术中心,免费向公众开放。
本届FutureLab汇集近30家海内外高校与机构,吸引逾200名青年艺术家及团体参加,集中展示全球艺术与设计教育领域的最新成果,共同搭建起关于未来教育的鲜活现场,让前行在探索之路上的学生、青年创作者与教育者,能在此自由实验、释放创意能量。

作为FutureLab的核心板块之一,2025年“院校展览”汇聚近20所海内外知名高校及项目。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的牟森教授与媒介展演系33位师生历时140天共同完成的微缩场景模型《高密东北乡》长达21米,在现场颇为引人注目。这件作品作为江苏大剧院原创话剧《红高粱家族》项目的组成部分,以自然博物馆标本展柜作为展示形态,由二十个标准“景箱”生动展现文学作品中的标本式图景,为华语文学经典的视觉转译探索全新的路径。

不少高校项目的科技含量颇高,但又不约而同灵感来源于传统、经典。
例如,八组以文化作为根基的学生创作成果,由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带来,涵盖疗愈空间、数字纹样、互动装置及海岸生态等研究方向,探讨东南亚文化遗产如何激发当代的创意,成为创新的重要灵感来源。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联合美术与文物保护学院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推出展览“节日代码”,聚焦华夏文明中“节”的时空内涵,呈现学院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中的最新探索。古人依循物候,以身体感知时间,用仪式标记停顿与欢庆,形成深植记忆的文化基因。而今天,来自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创新联合课程组”的作品将以数字语言重构节日文化,展现教学创新与艺术表达的当代融合。

中国首位机器人博士“学霸01”由上海戏剧学院带来。他现场演绎机器人戏曲实验剧场《霸王别机》,在传统与未来的交汇点,以颠覆性的数字艺术语言,重新解构楚汉争霸的悲壮终章。
院校以精心策划的展览,展出来自师生新锐的众多力作,共同勾勒出全球前沿艺术与设计教育的样本。这些特色各异的展览,既是各院校创新教学方法与育人理念的生动呈现,也为探讨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及专业实践的未来图景提供了宝贵视野。

不少艺术家及团体特别项目在本届FutureLab特别呈现。
例如,胡项城在现场与团队共同搭建一件大型主题装置,呈现一系列贯穿其艺术生涯的精选力作。
刘毅工作室带来“玩- PLAY”自然形态共创现场,邀请从幼儿园的孩子到高校学生在自己的“湖石”现场“玩”,向自然学习造型方法。现场作品的面貌会在这几天持续教学工作坊中慢慢变化。

本届“Ambition! 青年艺术家作品展”收获近500位中国青年艺术家的优秀创作投稿,作品囊括多所顶尖美院的高光之作,媒介横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充分展现新一代艺术家在观念表达与形式探索上的多元性与前卫姿态。
